竞逐“智改数转”新赛道 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当前,连云港市“智改数转”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然而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数字化人才缺乏、转型资金投入不足等“阵痛”仍然存在。建议重点从以下方面聚焦聚力:
一、在突出企业主体上聚焦聚力
引入国内优秀服务商开展诊断,基于企业存在的难点、痛点,找出“病灶”,开出“药方”,并给予个性化的政策扶持。依托我市现有的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8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推出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总结一批可复制、易操作的典型案例和通用方案。充分发挥医药、石化等“链主”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按照“由点及链及圈”的思路,整合上下游、大中小,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配套,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双向赋能。
二、在坚持政策引领上聚焦聚力
为我市最大限度地争取省级政策支持,深入贯彻《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文件精神,将各项要求进一步落细落实落到位,着力在指导企业申报资金支持、贴息贷款等方面做好服务。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新特点,必须结合我市实际,更加注重提供金融、技术和基础共性平台等各方面的支持,构建更加精准贴身、更具延续性、扶持力度更大的政策体系。
三、在打造良好生态上聚焦聚力
提升信息化基础水平,深化“千兆城市”建设成果,拓展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用户,向数字自贸区、城市生命线管理等领域拓展应用,以信息化赋能“智改数转”。创建一批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尽快开展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组织专家、优秀服务机构开展“入驻式”免费诊断服务,提升规上企业星级上云覆盖率。鼓励企业与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围绕石化、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强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