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统计公报

东海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时间:2014-09-28 16:17:34
  • 来源:
  • 阅读次数:
  • 字体:[ ]

东海县统计局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东海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全市争第一,苏北进五强”的奋斗目标,着力实施“工业立县、城镇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的四大战略,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发展为龙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较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

  一、综 合

  全年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7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48.68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61亿元,增长18.8%。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38.9:32.1调整为25.2:42.7:3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驻人口计算)10692元,增长15.6%。

  就业结构加快调整。坚持就业惠民方针,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培训。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1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2.6万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60.77万人。就业人员继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调整,就业结构由上年的48.2:27.3:24.5调整为43.8:29.2:27。加快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实现再就业培训4577人,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8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9%,低于调控目标1.11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产业升级比较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单调,依赖投资拉动偏重;企业规模较小,大中型企业较少,中小企业素质偏低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农业发展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水稻、小麦、良种等各种补贴政策得到全面深入的落实,农副产品价格走高,利好的气候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77亿元,较上年增长6.2%,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27亿元,增长13.3%。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今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水平,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161.85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3%,粮食总产量103.5万吨,增长4.2%;油料总产量5.26万吨,下降10.8%;蔬菜、瓜类种植面积20.44千公顷,下降17.1%,全年水果产量5.8万吨,增长1.0%。农业发展走生态高效农业之路,重点培育优质油桃、葡萄、草莓、杏等品牌水果,新建4个种植甜瓜、蔬菜、食用菌的高效农业规模化示范区。打造花卉产业基地,以岗埠、双店、山左口、石榴等基地为重点发展种苗花卉产业,建成鲜切花日光温室1600亩,新增花卉面积780亩。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59千公顷,迹地更新面积776公顷,四旁植树480万株,新育林苗413公顷,新育幼林6.57千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2.48千公顷,实有农田林网88.59千公顷,增长5.7%,森林覆盖率19.92%。

  牧业生产明显回升。今年的畜牧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成功引进广东温氏集团在我县投资,成立连云港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37亿元打造年上市3600万羽肉用鸡、6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整体效益好转,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补栏及时,畜牧产品产量大幅反弹。全年大牲畜饲养量26.72万头,年末存栏16.82万头,分别较上年增长0.5%和0.4%。生猪饲养量94.27万头,增长17.3%,生猪出栏54.26万头,年末存栏29.08万头,分别增长20.1%和11.4%。羊饲养量57.59万只,下降1.6%。三禽饲养量797.46万只,增长19%,出栏480.67万只,年末存栏316.[FX:PAGE]79万只,分别增长14.4%和26.7%。全年肉类总产量8.07万吨,增长3.9%。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水产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渔业生产的提高,渔业放养面积15.34千公顷,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26万吨,较上年增长6.3%,淡水产品产量5.75万吨。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继续加强。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大 ,完成了安峰山水库、大石埠水库、贺庄水库、张谷水库、代相水库的加固工程;总投资1170万元的讲习、陈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全年开挖土石方1261万方,开挖疏浚大中小沟121条,361公里。疏浚整治99个行政村村庄河塘574条、512公里,土方311万方。新建、改建塘坝18座,新建、维修大口井102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5平方公里。新建防渗渠道63公里,完成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1164座。新建改建电灌站32座2720千瓦。改造中低产田2.4万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56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1.03亿元,较上年增长24.6%。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6%,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19亿元,增长24.6%。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0.1亿元,下降19.1%;私营企业增加值10.56亿元,增长30.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1.11亿元,增长2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6.97亿元,增长20.4%。从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轻、重工业增加值7.5亿元和13.7亿元,分别增长24.2%和25.1%。列统的26种工业产品中,产量保持增长的有19种,下降的有7种。

 

列统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较上年增长(%)

大米

31048.00

123.22

小麦粉

143780.00

233.54

精制食用植物油

10056.00

67.91

鲜冷藏冻肉

100645.00

1.71

配混合饲料

36892.00

34.98

发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

千升

85062.00

-11.25

软饮料

91.00

-59.38

果汁及果汁饮料

91.00

-59.38

183.20

5.65

服装

万件

871.00

38.12

人造板

立方米

188961.00

127.61

纸制品

611.30

43.84

硫酸(折100%)

116869.00

-0.99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1909.00

-24.78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118.00

-81.36

水泥熟料

100000.00

-87.85

水泥

847000.00

43.07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51000.00

16.34

水泥混凝土桩(水泥预制管桩)

1650000.00

16.74

平板玻璃

重量箱

3084359.00

11.54

石墨及碳素制品

20222.00

19.45

铝材

11.70

-99.27

高压开关板

560.00

28.74

低压开关板

880.00

4.14

电力电缆

千米

856.00

71.89

钢芯铝绞线

1574.10

2.35

电光源(灯泡)

万只

9963.80

107.11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是182.11%,较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83.11亿元,增长49.2%,实现利税6.11亿元,增长39.8%,其中利润总额4.06亿元,增长38.4%,税金总额2.05亿元,增长42.8%。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75亿元,增长24%。完成建筑业总[FX:PAGE]产值20.93亿元,下降6%,竣工产值17.23亿元,增长6.7%,竣工率达82.3%。建筑业企业建筑房屋施工面积305万平方米,增长5.5%;建筑房屋竣工面积149万平方米,下降5.1%。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2.2万人,较上年增长1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87亿元,较上年增长45.7%。其中规模以上投资78.37亿元,增长55.6%;规模以下投资13.5亿元,增长25.6%。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逐步占据主导,全年投资额74.05亿元,增长44.6%,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0.6%;民营经济投资额60.55亿元,增长57.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4.5%。从行业看,工业投资高涨,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65.06亿元,增长72%;房地产投资6.81亿元,43.1%;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16.95亿元,增长30.8%。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25亿元,增长16.0%。交通系统完成货运量259万吨,增长16.2%;完成客运量1110万人,增长16.8%;完成货物周转量5820万吨公里,增长18.3%;完成客运周转量21080万人公里,增长20%。铁路东海站发送货物15.55万吨,增长14.4%;货物到达41.46万吨,下降12.3%;发送旅客61.4万人,增长11.1%。邮政业实现业务收入3158万元,增长25.1%。

  电信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2.7亿元,增长35.9%。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8.06万户,净增3.66万户;城乡住宅固定电话23.62万户,净增2.83万户。移动电话26.52万户,较上年增加9.2万户。网上宽带用户3.7万户,较上年增加2万户。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全县百户家庭电话(含移动电话)拥有量222.07部,增长30.5%,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19.38台,增长32.8%。

  旅游业高速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星级宾馆6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增长18.2 %,实现旅游业收入9亿元,增长80.0%。 

  六、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2亿元,增长17.8%;其中个体零售额27.94亿元,增长18.4%。按地区分,县以上零售额25.4亿元,县以下零售额18.11亿元,分别增长18.8%和16.3%;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5.05亿元,增长236.7%;零售业零售额33.4亿元,增长6.8%。住宿业零售额0.71亿元,增长79.1%;餐饮业零售额3.96亿元,增长12.6%,各类集市贸易成交额43.87亿元,增长16.2%。

  七、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继续发展。年内新批外资项目54个,较上年增长35%。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额26839万美元,下降4.7%;实际利用外资额8430万美元,增长88.6%。进出口总额12187万美元,下降0.5%;出口总额10001万美元,增长5.3%,其中三资企业出口7981万美元,外贸企业出口1078万美元。全年外派境外劳务人员7100人,增长18.5%,年末在外人数1.8万人,增长17.1%。

  八、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67.93亿元,增长25.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6%,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376个,年末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16428个,注册资本7.64亿元。新增私营企业618家,增长94.3%,年末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2471家,注册资本40.3亿元。

  九、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0219万元,增长7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018万元,增长57.5%;基金预算收入49642万元,增长148.9%;上划中央四税收入27559万元,增长85.1%。分部门看,国税部门收入31763万元,增长26.6%,地税部门收入35611万元,增长74.7%,财政部门收入72845万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达到11个。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2784万元,增长35.6%。

  金融业务规模继[FX:PAGE]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29亿元,比年初增加10.49亿元,增长16.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0.98亿元,比年初增加5.7亿元,增长12.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6.6亿元,比年初增加4.21亿元,增长13%。其中短期贷款23.1亿元,比年初减少1.44亿元;中长期贷款12.25亿元,比年初增加5.23亿元。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比年初增加7203万元,农业贷款增加4113万元,商业贷款减少23205万元,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增加34781万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年科技费用支出1847万元,增长79.3%,年末各类科技活动机构21个。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2项,通过鉴定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3项。建设农业综合试验基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4个,吸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3项。有57个科技项目被列入省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取得了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的项目有10个,当年申请专利129项,获批专利42项。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年末全县各类学校293所,在校学生23.1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53所,在校学生9.85万人;高中15所,在校学生3.31万人;初中38所,在校学生6.55万人;小学113所,在校学生8.2万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改建、扩建校舍28500平方米,改造危房29002平方米,改造危墙1825米,购置课桌、板凳6200套,购置图书仪器523万元。义务教育规范发展,严格落实“免学杂费”和“一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加强留守少年儿童教育,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和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9.9%。高中教育取得新成就,全年共向高等学校输送新生5958人,较上年增长26.5%,其中考取本科1970人,增长27.8%;专科生3988人,增长25.7%;职业教育高效发展。全年完成职业招生4301人。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培训10.4万人次。

  十一、文化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基础建设,继续增强县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打造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培训中心,通过了国家和省文化部门的一级馆初步验收;加强乡镇文化站基础建设,全县22个文化站全部通过了达标验收。文艺活动健康丰富。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东海水晶节大型文艺演出。举办了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全县美术书法摄影展、卡拉OK大奖赛等活动30余次。认真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向乡镇配送适合农村特点的科普读物43262册,送电影下乡4396场,县剧团组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专题文艺演出216场。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县艺术作品荣获国家级铜奖2项;获省级一等奖1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6个;获市级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及优秀奖7个。儿童版画新作500余幅在市级以上展赛中获奖和刊物上发表。经培育扶持,南辰乡的马灯舞、李埝乡的民歌、山左口乡的唢呐演奏、温泉镇的秧歌舞等都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现代戏《草莓扣》获全国第五届剧本评选三等奖。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3.4%,较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体育馆主题工程已经完成。共举办各类运动会384次, 主(承)办 县级以上体育比赛18项。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85枚,金牌31枚,银牌26枚,铜牌28枚。

  十二、卫生和环境保护

  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卫生基础建设成果突出,总投入1450万元、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县疾控中心大楼年底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总投入1800万元、总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的县传染病院于下半年开工建设,投资3600万元、建筑面积约29000平方米的县中医院新院区于年底开工,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东海协和医[FX:PAGE]院,是按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设计建设,其综合楼和医技楼主体工程年内完工。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病房楼、防保楼建设,完成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04个,卫生技术人员1988人,其中医生909人;拥有床位1352张,拥有甲级卫生室的村达到366个。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快速发展,366个行政村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90.43万人,覆盖面达96.5%。

  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加强生态县创建工作,制定了东海县生态县建设规划,重点加强饮用水源污染整治和污染企业的清查、治理。全年改善、治理环境建设总投资1.96亿元,较上年增长8.8%,完成治理项目14个,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工业废气排放量是20.58亿标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3.7%,工业废水排放量是493.9万吨,下降8.7%。饮用水达标率为100%。通过治理,全县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3.7%,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十三、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年交通道路建设总投资4.02亿元。农村道路建设总投资2.42亿元,县道建设投资9088万元,完成了泉山公路、南石公路、房张公路、东沭公路等9条县道的新建、改建,建设里程77.14公里;乡道建设投资9507万元,完成了房关公路、新海东公路、干沭公路张湾段、牛许公路、石埠公路等13条乡道建设,建设里程103.56公里;村道建设投资5586万元,完成建设里程223.44公里。改造危桥36座,完成工程投资6600万元。总投资2500万元、桥长570米、桥宽12米、单孔跨径30米、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的南辰大桥建设项目, 年内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通讯基础设施投入继续扩大,全年完成投资3070万元,进行了乡镇电缆、光缆扩容、乡镇交换机的扩容及通讯线路的改造。电力基础设施改造总投入1.2亿元,用于电网改造和电力设备更新。

  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城北新区建设全面、快速推进。疾控中心、劳动人才市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会计函授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汽车客运总站、行政中心、体育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加快新城区路网建设和老城区道路改造,全年新建城区道路11条,新建城区道路面积64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道15千米,排水管道69千米,铺设燃气管道51.46千米;新安装城区道路、巷道路灯27千米,安装路灯1490盏;新增绿地面积99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27.04%,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有效控制。全年出生人口15259人,出生率12.93‰;死亡人口7701人,死亡率6.53‰;人口自然增长率6.41‰。年末全县总人口118.48万人,较上年增加1.14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50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6570元,增长21%,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8.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915元,增长30.6%;农民人均纯收入5002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74元,增长18.6%,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是42.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9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22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进步。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城镇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3.06万人,较上年增长18.1%,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5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3.32万人,增长9.7%,三大保险覆盖面达94.2%。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农民25.28万人,增长15%。社会福利事业显著进步,全年发放优扶费1350万元,增长12.5%,发放社会福利救济费1887万元,增长40.8%,发放自然灾害救济费 450万元,增长10.6%。接受救济人数3.73万人,帮扶贫困户1837户,脱贫1837[FX:PAGE]户。年末实有敬老院22个。

  注:(1)本公报除地区生产总值(即GDP)等为初步核算数据外,其余全部为年报定案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