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道路客运及城市公共交通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11月23日
地点:“连云港发布”新闻发布厅
主题:市交通控股集团道路客运及城市公共交通保障
主持人:曹素玲 交通控股集团办公室主任
嘉宾:王中永 市交通控股集团工会主席,徐士斌 连云港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刘佃华 市公共交通集团总经理
曹素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道路客运及城市公共交通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工会主席、新闻发言人王中永先生,连云港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徐士斌先生,连云港市公共交通集团总经理刘佃华先生。我是交通控股集团办公室主任曹素玲,很荣幸担任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发布。
在此,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位媒体朋友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一是介绍道路客运工作情况;二是介绍城市公交相关情况;三是答记者问。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交通控股集团工会主席王中永先生介绍道路客运工作情况。
王中永:长期以来,市交通控股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道路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任务,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其中道路客运主要由集团权属企业——江苏省连云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承担,这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有企业,其前身为市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新海连市利通汽车公司,成立于1954年3月。体制几经变革后,2007年5月,改制为江苏省连云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国家一级道路运输资质,注册资金1亿元,拥有9个分公司、5个全资子公司、4个控股子公司、5个参股公司。现有营运车辆779台,营运线路302条,日发班次3000余班,日均运送旅客6.2万人,日均行驶里程29万公里,班线通达京、津、沪、鲁、豫、皖等18个省市。
近年来,公司坚持以效益提升、文明建设为中心,以客运生产、安全发展为主线,以精细管理、挖潜降本为抓手,整合内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切入“互联网+”,延伸产业链,对内强化班线公司化改造,优化车辆结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对外打造以“雷锋车”为品牌的企业文化,推出形式多样的惠民、便民服务举措,企业效益连年增长,外在形象广受赞誉。现已形成以公路旅客运输为主,城际公交、定制包车、定制班线、旅游运输、旅行社、汽车修理等各项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格局。
2016年1-10月份,汽车公司累计完成客运量1849.28万人,客运周转量163770.38万人公里,按序时完成了道路客运目标任务;开通了市区至赣榆602公交专线、市区至赣榆区沙河镇603公交专线,完成对灌南县城区1、2路公交的公司化改造,道路客运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集团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在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改善群众出行体验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客运场站改造工程
——苏欣快客站改造。项目概算总投资8000万元,委托同济大学设计的改造方案已初步通过评审,目前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
——灌南新站建设。正在与灌南县政府、县交通局洽谈站场厂址、建设规模、建站资金等实质性问题。
——连云港汽车客运东站启用。按照国家二级站标准,投资兴建了连云港汽车客运东站,并于2016年9月26日试运营。该站位于连云港火车东站南侧,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站务服务设施,每日发车50余班,可为从东部城区出发到全国各地的商务、旅游、返乡旅客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服务。
二是客运服务革新工程
——加快新能源车辆更新,投资4000万元,购置50台电动汽车,助力绿色出行。
——主动适应市场新形势,开通了连云港至南京、连云港至徐州、连云港港口至徐州定制班线,连云港至镇江定制班线已签订发展协议,助力品质出行;
——推动电动车应用项目,加强与市运管处及赣榆区交通局的协商,计划开通苏欣站至赣榆南站605公交专线,助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客运安全保障工程
——推进目标管理,制定了汽车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中长期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并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逐年逐项分解,强化责任考核,实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营造齐抓共管安全氛围。
——实施科技兴安,投资350万元,在各车站安装了危险品检查仪,所有营运车辆安装了北斗监控系统,各场站建立了电子监控网络,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安全基础。
——建立长效机制,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载体,明确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考核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强化落实,顺利通过国家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考评验收。
曹素玲: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王中永先生继续介绍城市公交发展情况。
王中永: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事项,列入年度政府重点工作。市交通控股集团牢牢把握“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理念,大力整合营运主体和相关资源,组建成立了连云港市公共交通集团,公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连云港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市公交集团),隶属于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集城市公交客运、广告传媒、汽车维修、汽车租赁销售、新能源技术服务、场站综合开发利用六大产业板块为主体的国有独资公司。下辖连云港海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连云港海通快速公交有限公司、连云港海通传媒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现有在册职工1600人,营运线路76条(其中BRT10条、常规公交66条),在线运营车辆1009台(其中BRT194台、常规公交815台),线路总长1590公里,日发总班次6565班,日客流量22万人次,公交集团在连云港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方面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十二五”以来,我市公共交通发展进一步加速,城区新增、更新公交车702辆,空调化率达95%以上,新增公交运营里程569公里,新增公交线路27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7条,日均客流增加39.7%,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3%。全市公交服务水平和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具体有:
一是打造快速公交,引领城市发展
2012年10月开通BRT一号线,至2014年相继开通二号、三号线,经过几年来的优化调整,目前市区已形成“两主五支一环”的BRT运营网络,建立了以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交网络。
二是加强整合改造,推动规模经营
2012年底,市区公交资源实现全面整合,四家公交企业整合为一体。2013年,完成对20条线路274台车的公司化改造,改造率达100%,彻底解决了线路资源重复浪费、经营矛盾突出、偶发恶性竞争等问题,公交企业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
三是强调公益属性,坚持惠民服务
公司执行普通市民刷卡乘坐BRT享受8折优惠,乘坐常规公交享受8.5折优惠,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全部执行国家票价优惠政策。快速公交实行“同向同台”免费换乘,扩大了市民乘坐BRT出行的范围,进一步减轻市民出行成本。
四是突出绿色环保,助力节能减排
集团在十二五期间累计购置674台新能源车辆,今年新购427台纯电动公交车,同时,CNG燃气、电能等新能源在长途客车、出租车上的应用也全面普及,全面淘汰了黄标车,大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
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改善出行体验
建设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实现智能调度全覆盖。大力开发推广“掌上公交”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兴服务工具,方便群众出行。
曹素玲: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回答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请举手示意,并在提问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媒体。有请这位记者朋友。
记者:我是连云港日报记者,请问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道路客运作为传统产业,在这方面有没有新的应对举措?
曹素玲: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连云港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徐士斌先生回答。
徐士斌:开展“互联网+定制客运”工作,是道路客运行业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应对高铁快速发展和公务车改革后出行需求,提高客运服务能力,推进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探索。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围绕互联网+公路客运,主要依托“巴士管家”APP线上平台,重点打造定制班线,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线上平台。去年,我们与全省客运企业共同打造了线上售票平台“巴士管家”,这是一款聚焦交通出行服务的APP,旅客可通过网络、手机、在线服务等方式,随时随地了解车辆班次信息和预定车票。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我们与全省兄弟公司一道,加大了对“巴士管家”这一全省线上售票平台的推广,目前“巴士管家”的用户已达600余万,旅客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票的比重越来越大。
三是推出定制业务。为满足旅客个性化、便捷化、舒适化需求,今年初,连云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了江苏长运定制客运服务连云港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定制班线的运营管理。旅客只需通过车站窗口或“巴士管家”APP,就可以像打的士一样打一辆定制班车,乘车时间,上下车地点,一切由旅客掌握。
四是开通定制班线。定制班线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开通的连云港至徐州、连云港至南京定制班线客流增长迅速,车辆实载率达90%以上,旅客多是到徐州换乘高铁及在南京市区有坐车需求的商务人士。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强与省内各道路运输企业的联动,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个性定制化服务为核心,继续推出省内定制快车,公务用车,定制巴士,校园巴士等业务,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旅客的出行提供更丰富的选择、更便捷的体验、更安全的享受。
曹素玲:下面,有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记者:我是连云港电视台记者,请问公路客运企业是如何应对港城高铁通车临近,航空平民化,私家车日益普及的市场环境挑战的?
曹素玲: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连云港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徐士斌先生回答。
徐士斌:旅客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公路客运行业的客流量下降,我们也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并采取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一是培育“江苏快客”品牌。“江苏快客”是省运管局在全省创建的客运品牌,安全、准点、站外不带客,是 “江苏快客”班车的特点。连汽公司将所有公营车全部纳入“江苏快客”品牌创建范围,使用统一标识的高级客车,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收获了社会广泛好评。不少旅客在购买车票时,都要询问是否是“江苏快客”车辆,他们尝到了“江苏快客”班车的甜头,成为了“江苏快客”的忠实乘客。目前,连云港汽车公司“江苏快客”品牌班车数量已达50多台,涉及南京、苏州、淮安、镇江、南通、上海等班线。
二是提升站场服务功能。今年,连汽公司加大了站场改造力度,投资160万元新建了连云港汽车客运东站;投资27万元对新浦汽车总站、苏欣站、海洲站、赣榆站进行了美化亮化;投资100万元分别对龙河站停车场、郊区站及赣榆站卫生间等进行了改造。在所有车站及车内均安装WIFI无线上网系统,满足旅客候车及途中的网络化需求;引进全省统一客服电话和座席,为旅客提供资询和订票服务。
三是推动多元化发展。下一步,公司计划改造新浦汽车总站候车室,增设旅游航站楼功能,开通南京禄口机场专线、旅游专线;改造苏欣快客站,提升站场形象和功能,将苏欣站建成集环保、绿色、休闲、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与省内兄弟公司抱团合作,依托“畅行江苏”平台,深入推广“运游结合”,拓展“机票+车票+门票”等套票服务项目,为旅客提供“吃、住、玩、乐”一条龙服务;在抓好主业的基础上,开展粮食仓储业务等业务,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曹素玲: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这位。
记者:我是苍梧晚报记者,城市公共交通和民生幸福息息相关,请问连云港公交集团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曹素玲: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连云港公交集团总经理刘佃华先生回答。
刘佃华:服务民生是公交集团的光荣使命和不懈追求,今年以来,公交集团把列入市政府民生幸福工程的重点项目摆在首要位置,确保保质保量按序时完成。
一是按年度计划投资3.4亿元用于购置更新417台纯电动公交车。其中246台新购置的电动公交车,已于1月1日上线运营。第二批171台电动公交车的招标采购已经结束,目前,正在积极准备该批车辆的上线上路工作。该批车辆上线运营后,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城区公交总数的比例将达到95%。
二是公司根据市民出行需求,结合实际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7条,提前完成2016年度市政府民生幸福工程中下达的新辟优化调整市区公交线路10条工作任务。其中:新辟公交线路5条,分别为:36路、121路、定制公交6号线、游8路、定制公交7号线;优化公交线路12条,分别为:116路、52路、56路、25路、27路、9路、122路、6路、113路、20路、游1路、10路。同时,根据B12客流高峰出行需求,于5月3日开通从海州客运站至体育中心的B12区间线,每周一至周五运营,进一步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三是为了提升公交分担率,我公司在优化公交线网、车辆更新、站牌改造、服务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公司将公交分担率从16%提升到23%,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公交分担率提升到30%。
曹素玲:下面,有请记者朋友们提最后一个问题。
记者:我是连云港发布记者,请问连云港公交集团在提升公交服务品牌方面有什么举措?
曹素玲: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公交集团总经理刘佃华先生回答。
刘佃华:为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规范从业人员服务行为,公司以“公交优秀”为主题,以服务乘客为核心,以做优公交服务品牌为目标,推进落实四项举措。
一是向社会公开“十项服务承诺”,开展创建“与雷锋车同行”示范线、示范车、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系列活动,开展“星级驾驶员”评定,开展“上站台、进车厢”公交服务质量“大走访”,开展安全、优质服务生产年活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为深化“争先创优”意识,公司对4路、601路、20路、机场专线4条线路命名“与雷锋车同行”文明线;在市文明办、团市委、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开通23路、25路、37路、B3线4条敬老文明线,成立敬老志愿服务队,四条文明线的驾驶员和BRT站务员是敬老志愿服务队的第一批队员,并规范了敬老文明线的服务标准,各项活动的开展使精神文明建设进入常态化。
三是为了宣传先进典型,新浦公司及时总结出了“乔晓峰优质服务法”,安排实习驾驶员跟车学习,以点带面,营造爱岗敬业良好氛围。
四是公司组建成立新一届行风监督委员会,面向社会吸纳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组建的公交行风监督员,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让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监督管理。加大监督力度,拓宽市民意见收集采纳渠道,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完善公共交通监督管理体系。
曹素玲:谢谢各位领导的回答,谢谢各位来宾和媒体朋友的热情参与。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在连云港发布微信、微博客户端全程录播,欢迎大家关注。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