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城政务服务人认真贯彻落实市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各展所能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齐心协力为群众和企业营造一个省心、暖心、放心的营商环境。
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打造重点项目全天候审批服务快车道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全区重点项目落地落实,连云港高新区行政审批局项目服务队近期深入园区企业一线,铺设“随叫随到”、“挂图作战”、“高效审批”一条龙服务“快车道,全力打造审批服务“高新速度”。
深入园区企业“现场问诊”破难题。今年以来,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压紧压实责任,主动靠前服务,坚持把服务向一线推进,切实做好重点项目审批调度工作。积极深入园区企业,针对联东U谷、鹰游碳纤维产业园、快递物流产业园等年度重点项目开展审批上门“一对一”服务。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现场问诊”方式发现和解决企业在办理审批过程中存在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协调解决方案,有效推动项目开工建设,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审批服务便利度。
创立“四个一”机制服务项目见实效。建立“一个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个专员、一跟到底”的“四个一”制度,成立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组,围绕项目属性及重点审批环节定制具体审批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聚焦项目审批环节难点、堵点、痛点,安排项目服务专员驻园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政策指引、帮办代办等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免费服务,落实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模式,提升项目审批实效。
坚持“挂图作战”对标找差抓落实。建立健全审批服务重点项目库,针对年度重点服务对象制定“一对一”项目推进图,实行挂图上墙,抓准抓细项目推进节点,强化统筹协调和督查力度,确保审批环节顺利推进;在减程序、缩时限、降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出谋划策,确保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投产;不断增强区级与园区办审批服务联动,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审批服务体系,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百米”,用实际行动跑出审批服务“高新速度”。
连云区行政审批局建立重点服务事项传帮带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切实改善便民服务水平,连云区行政审批局近期建立窗口重点服务事项传帮带机制,由业务骨干登台亮相、言传身教手把手开展常态化培训活动,帮助新手快速掌握审批业务要点,促进新增业务快速便民利企。
该局传帮带机制发挥业务骨干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在业务岗位、专题讲坛和朝夕相处等模式,培育团队内部稳定可持续能力传递链条,保证团队整体提升、深度协同和无缝衔接。
近期传帮带重点是已划转47项行政审批事项,由审批业务骨干深入浅出传授具体审批事项适用的法律法规、办理流程、审核要点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窗口人员提出的问题。窗口人员表示,传帮带机制非常有效,讲解交流切中要点,实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颇有收获。
连云区行政审批局目前实行综合窗口受理,业务人员一人多专、一岗多能的模式。通过实施传帮带机制,工作人员对相关业务知识掌握更加深入,业务能力和窗口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
灌南“五个一”打造为民服务新高地
灌南县行政审批局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注重服务细节,坚持按照“五个一”高标准打造为民服务新高地。
走进“一扇门”。强力推进“三集中四到位”,打造政务服务“大超市”,按照该县“两类事项、五种形式、两步实施”改革方案,优先考虑市场准入、建设领域改革等事项,大厅共集中权力事项725项,入驻率达90%以上。
做实“一个窗”。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开办、水电气报装、人社、医保等重点领域一站式服务窗口,将“一事一流程”优化为“多事一流程”,让企业和群众在办理同一领域多项业务时,由“跑多窗”简化为“跑一窗”,节约时间,减少头绪。
织牢“一张网”。政务网标准化建设共认领事项1789项、办事指南维护率100%;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县、镇、村三级体系,政务网综合指数排名全市首位,全省126个县区前15名,全年开展不见面审批4万余次。
联合“一次验”。2月9日,灌南光电产业园顺利通过联合竣工验收。按照以往验收模式,建设单位要跑行政审批局、住建局、行政执法局等多个职能部门不同科室,各部门都有自己验收申请流程,报交材料过程繁琐,各环节顺利情况下,至少需要耗费半年时间。为破解施工容易竣工难弊病,该县率先开展联合验收,建设单位只需跑联合验收一个窗口,7个工作日就完成验收,为早投产早达效夯实基础。2020年共为多类项目组织联合竣工验收50次,一次性通过率90%以上,验收批次减少80%以上。目前,一次验已经成为新常态。
办好“一件事”。在苏北地区率先开启“一件事”综合窗口基础上,2020年全县范围内100个“一件事”全面推行,覆盖范围扩大至企业经营、工程建设、个人生活三大领域,将“我要开便利店”这样“一件事”提交材料减少10份,办理时间由原来53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经验做法被省政府网站、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报道转载7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