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解读> 文 字

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解读 四化融合孕育发展新动力 多元开掘聚财聚人聚要素

  • 时间:2016-01-14 10:22:19
  • 来源:连云港日报
  • 阅读次数:
  • 字体:[ ]

服务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市场和群众。服务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也就越能聚集生产要素、聚集人气、聚集财富。鼓点激越,风头正劲。根据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我市将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重点发展现代旅游业

【建议原声】依托山海资源,优化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旅游体制机制建设,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塑造良好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海洋休闲度假、海州文化体验、山地休闲体验、温泉休闲养生、时尚休闲田园五大旅游产品。打造“山海古韵·大圣故里”旅游品牌,建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宜居宜游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解读】王芬(市旅游局局长):“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快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市将全面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打造“山海古韵·大圣故里”旅游品牌,建设国内著名、国际知名、宜居宜游的海滨休闲旅游目的地。

围绕市场化发展方向,我市旅游将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引导行政、事业单位性质的景区向企业化过渡,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推进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打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组建成立旅游发展控股集团,盘活国有资产,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加大财政支持旅游力度,设立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优先为旅游中小企业开展贷款担保业务提供有效服务。

围绕产业化发展方向,我市旅游将加快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新型业态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开发海洋休闲度假、海州文化体验、山地休闲体验、温泉休闲养生、时尚休闲田园五大旅游产品,重点打造花果山西游文化旅游品牌,创成花果山国家5A级景区,着力打造高端海洋休闲度假品牌,规划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连岛度假区创建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5A景区。

围绕社会化发展方向,我市旅游将大力发展新业态,促进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海洋生态、游艇邮轮、文化会展、康体疗养、房车和露营地等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业社会化和社会产业旅游化,增强旅游经济的增长动力。优化社会支持系统,创新投资开发模式,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景区直通巴士、省际旅游专列、机场快线和旅游航班等旅游直通专线建设,完善城市和景区景点的旅游厕所、旅游咨询、旅游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等,形成便捷的自驾游、自助游网络体系。

围绕国际化发展方向,我市旅游将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大境外宣传,积极拓展日本、韩国、中亚、香港等市场。启动使用新客轮码头,加密客运航线,积极发展海上旅游专线和邮轮旅游产业,利用港口条件加强同日、韩地区的旅游互动与经济往来,实现跨国输出和引入游客,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

【建议原声】全面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流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度和市场辐射力。

【解读】徐贞柏(市商务局副局长):根据要求,我市力争到“十三五”末,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28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20%。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各一个,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达到3个、示范企业达到5个、示范村达到10个。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市将以开展龙头示范企业培育工程、示范基地和示范村创建工程、农村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促进工程作为发展重点。加快培育电商平台载体和网络。推进新建或改造一批功能完善、产业特点鲜明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园、电商楼宇等),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形成一批集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网络文化创意、网络学校、实训模拟、重创空间等多功能、多业态融合的电子商务集聚区。支持我市初具规模且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加快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电商大平台。重点建设销售特定商品或针对特定消费人群的专业化网络零售平台,着力培育一批行业细分、辐射周边消费市场的网络零售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发展网络购物平台。引导有条件的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交易,建成一批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

深化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商品流通和扩大消费,建立和完善连云港产品网上销售体系。推动传统大型商贸企业开设网上商城,鼓励大中型批发市场的商户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进一步发展集电子商务、电话订购和城市配送为一体的同城购物。整合购物、缴费、家政、社保、医疗保健等服务资源,建立便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及社区电子商务连锁超市,促进社区商务服务网络化。利用电子商务服务“三农”,推动涉农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产销大户、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及中高档酒店对接,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强“万村千乡”农家店、邮政服务网点、“农超对接”信息化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集商业服务、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农家店。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积极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更加个性化、实时化、社交化、精准化的移动电子商务。

推动旅游在线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开展网络拍卖、数据托管、大数据分析、网上培训等新业务。此外,我市还将积极促进电商发展的环境。

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建议原声】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商贸设施、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解读】徐贞柏(市商务局副局长)加强城市商业布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商业服务能力。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提升城市商业服务能力。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调整理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调整和改造传统流通业,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的流通服务业。通过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培育重点、扶持发展,促进传统商业转型,提升商业业态,促进新型商业业态的发展,使得市级商圈不断完善提升,形成集聚和辐射功能,使得社区商业更加优化便利。

指导县级商务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商业网点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根据各县经济发展特点,重点培育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促进我市城乡市场建设协调发展。在继续发展综合市场的同时,加大专业市场的发展,根据资源情况,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调整好市场类别结构,使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均衡发展,扩大交易规模,提高地域经济辐射能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研究推进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工作。加强对东海水晶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四季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市场转型升级的研究,引导促进传统市场在新形势、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推进企业建设网上交易平台,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交易方式,促进市场做大做强。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