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让港城“跑步入冬”。昨日,在市民的期盼中,港城迎来今冬集中供暖的首日。包括新电、田申和新城3家热电公司开始供暖,那么,这份温暖能否如期而至?市民家中温度如何?居民对供暖效果是否满意?昨日,笔者先后前往苍梧河滨花园、中央华府、金秋情缘等多个居民小区进行走访,体验冬日里的第一份温暖。
□ 胡笳 何来华 文/图
集中供暖首日“冷热不均”
“你看这温度计,室温已经20℃了。”昨日中午,记者在颐和花园小区住户单先生家中体验集中供暖为他们带来的温暖。据单先生介绍,虽然昨天是正式供暖第一天,但是他们小区11月29日左右就开始“试暖”,已经提前感受到了集中供暖带来的热力。
与之相比,海州区的中央华府小区却未能顺利迎来集中供暖。一进小区,笔者就看到小区电子提示牌上公布信息:“市供暖主管道在润城东方处爆裂,热电公司正在全力抢修,望业主谅解。”家住B6楼的居民乔师傅告诉笔者,虽然他们是周边少数能够实现集中供暖的小区,但是他对供暖效果不太满意。“2013年以前,供暖效果还不错,室温能够达到20℃,但是,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供暖效果就大不如前了,每年总会有那么几天温度很低甚至暂停供暖,去物业一问才知道管道坏了。”乔师傅说。
多个小区集中供暖“掉队”
笔者采访中发现,虽然近两年港城集中供暖呼声很大,但是不少使用集中供暖的小区却“掉队”了。
金秋情缘就是其中之一。老住户张先生切身体验了小区供暖变化。“前几年供暖效果很不错,价格也很便宜。我当时住进来感觉特别舒适,但2013年之后,小区集中供暖费提高了,就没有几家缴费了。”张先生说,供暖暂停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烦恼,他不得不另买燃气炉供暖,但是燃气炉每年都会坏一两次,维修花费较大,并且每次都要提前买气,很麻烦。
“主要的问题出在了管道更换上。”金秋情缘物业工作人员告诉笔者,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供暖后,物业发现由于未实现一户一表和管道老化,小区供暖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2013年由于温度未达标,物业不得不亏损30万元,退给居民8天采暖费。2014年,物业公司建议更换管道,但仅不到三分之一的居民同意缴费。居民不愿意多掏钱,物业不愿意贴钱,就让集中供暖彻底化为泡影。
针对中央华府居民反映的小区首日未能及时供暖的情况,笔者电话联系了新电热电负责人史女士,据她介绍,主要原因是前两天的雨雪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漫入了地下管网之中,导致部分蒸汽输送管线出现了漏水情况,目前工作人员正在紧急抢修。但是由于这段管网建设后,周边开发商再次铺路,因此需要时间可能稍长,估计这两天能修好。
笔者走访了解到,为了管网建设和设备更换,港城各大热电公司都下了大力气。“这两年,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冬季集中供暖情况。为此,我们也不断加强设备的维修和更换,确保供暖能够正常进行。”田申热电公司负责人武总介绍,仅今年他们就贷款100万元用于供暖设备的升级和更换。新城热电为了保障供暖畅通,去年花费巨资将地下管网全面更换,确保居民集中供暖用得更舒心。
“根据以往首日供暖的经验,因为管道阻塞、阀门不紧等原因,供暖首日可能出现暖气片爆裂、放风阀漏水等情况,供暖头几天家里最好留人,以防止供暖初期供热系统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遇到爆管等突发情况,居民及时与物业联系,会有专门的维修人员上门服务。”中央华府物业负责人王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