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审计局答好社保审计答卷 让“问题清单”变“幸福清单” [04-25]
-
联动调解解“薪愁” [04-22]
-
闲置空间变身惠民“金角银边” [04-19]
-
海州加速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04-16]
-
善用政务“金钥匙” 开启民生“幸福锁” [04-11]
-
“点题整治”破解群众就医难 [04-08]
主题服务
序号 | 项目 | 一季度序时进度 | 二季度序时进度 | 三季度序时进度 | 四季度序时进度 |
---|---|---|---|---|---|
1 | 改扩建学校4所 | 4所改扩建学校中,2所进行前期工作,1所进行基础施工,1所进行主体施工。 | 4所改扩建学校中,1所进行前期工作,3所进行主体施工。 | 4所改扩建学校中,1所进行基础施工,3所进行内外装修。 | 4所改扩建学校中,1所进行主体施工,3所建成。 |
2 | 培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和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6个 | 推进职业学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产业人才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和1+X技能等级证书项目调研,确定建设项目。 | 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联合体牵头学校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紧密对接,遴选、聘任市级产业导师。开展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和1+X技能等级证书项目建设。 | 深化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工作。对市级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进行评审,开展1+X技能等级证书项目培训。 | 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评估验收,形成一批优秀案例。完成市级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评审,各学校组织1+X技能等级证书考证,完成年度目标。 |
3 | 发放学生资助资金0.9亿元,生源地助学贷款1亿元 | 对全市学生资助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审核认定春季学期资助学生,做好资助资金测算。组织技工院校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技工学生资助申报。 | 完成发放春季学期资助补助经费4000万元。开展资助核查工作,发放技工学生春季助学金和免学费450万元。 | 开展“百、千、万”工程等系列活动,发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亿元;审核认定秋季学期资助学生,做好资助资金测算。组织技工院校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技工学生资助申报。 | 完成发放秋季学期资助补助经费4000万元,完成年度资助任务。开展资助核查工作,发放技工学生秋季助学金和免学费550万元。 |
4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 加快推进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同步开展二期(一期配套)工程建设工作。 | 完成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竣工验收、相关设备安装调试,启动院区试运行。 | 根据新院区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正式运行投用。 | 加强与省中医院的对接合作,落实省中医院整体托管。 |
5 | 为特定群体开展免费疫苗接种、疾病筛查 | 启动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摸底工作。明确县区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任务,筹备筛查工作实施。继续实施“健康宝贝工程”。分配大肠癌患病风险评估和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的指标任务。 | 明确各县区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任务,市、县级疾控中心完成HPV疫苗第一针接种工作。启动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完成30%任务数。新生儿筛查率≥98%,孤独症筛查率达30%。累计完成2000例大肠癌筛查任务。 | 做好HPV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做好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完成90%任务数。举办出生缺陷培训班,开展“健康宝贝工程”项目质控工作,新生儿筛查率≥98%,孤独症筛查率达60%。累计完成3000例大肠癌筛查任务。 | 启动适龄女生第二针接种工作,完成年度接种任务。完成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任务和追访结案工作。持续做好“健康宝贝工程”项目开展,新生儿筛查率≥98%,孤独症筛查率达90%以上。累计完成4000例大肠癌筛查任务。 |
6 | 新增五级中医馆5个,新建2家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院前急救站(点)4个 | 确定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名单;组织开展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单位遴选,部署启动建设工作。完成4个急救站点的布局选址。 | 推进五级中医馆加快建设;开展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标准培训,做好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采购等工作。完成急救站点房屋改造及救护车配置。 | 迎接省专家组现场验收;组织专家开展基层慢病筛防中心现场指导,推进慢性病患者筛查管理工作。完成急救站点人员调配及培训。 | 完成5家五级中医馆建设任务;提请省卫健委组织评审验收,确保年内建成2家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启动急救站点运行,接受上级验收。 |
7 | 为不少于3万人提供大病医疗保障待遇 | 及时更新目录库,保障恶性肿瘤等大病患者。关注大病人群,为2000人提供大病医疗保险待遇,跟踪大病待遇赔付情况,确保及时、到位。 | 及时更新目录库,保障恶性肿瘤等大病患者。关注大病人群,累计为5000人提供大病医疗保险待遇,跟踪大病待遇赔付情况,确保及时、到位。 | 及时更新目录库,保障恶性肿瘤等大病患者。关注大病人群,累计为10000人提供大病医疗保险待遇,跟踪大病待遇赔付情况,确保及时、到位。 | 及时更新目录库,保障恶性肿瘤等大病患者。关注大病人群,累计为30000人提供大病医疗保险待遇,跟踪大病待遇赔付情况,确保及时、到位。 |
8 | 完成11万名职工互助医疗保障计划 | 完成2500名职工加入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发放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障金80万元。 | 累计完成20000名职工加入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发放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障金140万元。 | 累计完成60000名职工加入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发放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障金200万元。 | 累计完成110000名职工加入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发放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障金300万元。 |
9 |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6万人次 | 将应急救护培训年度任务下达到各县区。 | 组织实施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完成任务的30%。 | 累计完成救护培训任务的90%。 | 完成年度任务并整理相关资料。 |
10 | 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次 | 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次。 | 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5000人次。 | 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8000人次。 | 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0000人次。 |
11 | 实施“惠兵兴业”工程 | 1.举办市级新年、新春退役军人招聘会,指导县区开展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3000个。开展春季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指导县区做好教育培训。2.督促指导各县区按规定做好2025年第一批退役军人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发放工作。3.制定《连云港市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中心三基地”实施方案》。 | 1.举办“五一”市级退役军人招聘会,指导县区开展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6000个。对接人社、财政等部门,帮助困难退役军人就业。筹备举办创业培训等补贴性教育培训。2.拨付自主就业退役军人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省级补助部分。 | 1.举办金秋市级退役军人招聘会,指导县区开展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9000个。开展秋季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做好学历教育审核工作。开发公益岗位等,帮助困难2.督退促役指军导人各就县业。区按规定完成2025年第二批次退役军人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发放工作。 | 1.举办市级退役军人招聘会,指导县区开展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12000个,帮助退役军人再就业100人。开展冬季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指导县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2完.督成促2指02导5年各第县三区批按次规定退役军人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发放工作。3.建成军创企业示范基地6个。 |
12 | 开展招聘活动500场次,提供岗位30万个,支持自主成功创业9500人 | 安排300名人社专员,对接服务1000家企业,开展招聘活动170场次,提供岗位10万个。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支持自主成功创业1050人。 | 安排300名人社专员,对接服务1000家企业,累计开展招聘活动270场次,提供岗位17万个。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累计支持自主成功创业3450人。 | 安排300名人社专员,对接服务1000家企业,累计开展招聘活动370场次,提供岗位24万个。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累计支持自主成功创业6250人。 | 安排300名人社专员,对接服务1000家企业,累计开展招聘活动500场次,提供岗位30万个。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累计支持自主成功创业9500人。 |
13 | 提升1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万人,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5000个 | 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选址,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0.5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5万人。累计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000个。 | 累计提升3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5万人。累计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500个、组织1500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 累计提升6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5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75万人。累计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4000个、组织2500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 累计提升1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万人。累计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5000个、组织3500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
14 | 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开展电商培训1.4万人次 | 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开展电商、跨境电商人才线上线下培训3000人次。 | 累计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累计开展电商、跨境电商人才线上线下培训8000人次。 | 累计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累计开展电商、跨境电商人才线上线下培训1.1万人次。 | 累计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累计开展电商、跨境电商人才线上线下培训1.4万人次。 |
15 | 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全覆盖,补助公租房、廉租房公积金资金1亿元 | 制定贷款贴息方案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方案。 | 根据上年度困难职工家庭名单,发布贷款贴息公告,完成贴息受理。积极筹措廉租房建设资金。 | 开展贷款贴息审核,将拟贴息名单向社会公示,完成贴息资金发放。按财政要求上划廉租房建设资金。 |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16 | 解决700户中低收入家庭安居问题 | 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各责任单位,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 | 通过发放补贴、实物分配等方式,解决300户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 | 通过发放补贴、实物分配等方式,累计解决500户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 | 通过发放补贴、实物分配等方式,累计解决700户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 |
17 |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 常态化做好人才购房券、生活补贴审批、发放和督导工作,不断优化升级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全市人才服务专员培训研讨会。全市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1000万元。常态化做好青连驿站人才服务工作,摸底符合条件的驿站房源。实现8个县区人才公寓全面上线“山海智家”人才安居系统。 | 常态化做好人才购房券、生活补贴审批、发放和督导工作。全市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3000万元。做好青连驿站星级评定工作和新增房源准备工作。推动青年人才幸福家建设,为享受人才购房政策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家政服务优惠劵200张。 | 常态化做好人才购房券、生活补贴审批、发放和督导工作。全市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6500万元。青连驿站扩充房源150间。推动青年人才幸福家建设,累计为享受人才购房政策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家政服务优惠劵400张。“山海智家”人才安居系统新增上线人才公寓不低于200套。 | 常态化做好人才购房券、生活补贴审批、发放和督导工作。全市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1亿元。全市青连驿站房源扩充至500间,推动现有青连驿站持续提升服务标准,做好星级评定前期工作。推动青年人才幸福家建设,累计为享受人才购房政策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家政服务优惠劵500张。 |
18 | 乡村村内道路硬化提升100公里 | 指导县区做好项目立项相关准备。 | 及时推进项目建设,督促指导各县区开展招投标工作。 | 累计硬化提升50公里村内道路。 | 累计硬化提升100公里村内道路。 |
19 | 新改建农村公路道路200公里,桥梁10座,安防工程180公里 | 启动前期设计及招标等工作。 | 具备条件的项目全部进场开工建设。 | 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完工率不低于70%。 | 所有项目全部完工,开展验收及考核工作。 |
20 | 瀛洲南路改造及南延工程(一期) | 持续开展204节点的征拆工作;宁海节点完成桥梁桩基施工50%。 | 204节点在征拆结束后,开展剩余路基路面施工;宁海节点完成桥梁桩基施工100%及下部结构施工50%。 | 204节点完成剩余一联桥梁桩基、承台施工,开展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宁海节点开展箱梁预制及架设工作。 | 204节点具备通车运营条件;宁海节点完成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
21 | 洪夏线与浦新线等交叉口及BRT共享优化改造工程 | 开展项目前期设计及招标等工作,具备项目进场开工建设条件。 | 所有项目主体完工。 | 开展验收及考核工作。 | 完成验收及考核工作。 |
22 | 新改建城市道路5条 | 朐园路开展现场调查和方案设计工作。建南路、健康路、新华路开展项目立项和征地拆迁工作。文昌路开展现场调查和方案设计工作。 | 朐园路开展项目立项和征地拆迁工作。建南路、健康路、新华路完成项目招标工作,进场施工。文昌路开展项目立项和征地拆迁调查工作。 | 朐园路开展项目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建南路、健康路、新华路项目建成通车。文昌路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和设计工作。 | 朐园路进场施工,完成道路主体工程。建南路、健康路、新华路项目竣工验收。文昌路力争完成征迁和施工招标工作。 |
23 | 主城区人行道及商户门前路面破损整治工程 | 开展现场调查和方案设计工作。 | 开展项目立项和设计工作。 | 开展招标工作并进场施工,完成5000平方米整治任务。 | 完成15000平方米整治任务。 |
24 | 治理市区小微堵点18个 | 根据市区小微堵点治理工作要求,完成项目方案设计、专家评审。 | 完成项目投资概算及施工图设计,开展概算评审、立项工作。 | 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完成18个小微堵点项目施工。 | 组织开展验收,根据项目施工情况,开展效果评估工作。 |
25 |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 举办“欢喜过大年智游连云港”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开展市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和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申报工作。举办“春节村晚”“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等惠民活动100场次。开展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现场展演辅导1次,辅导培训群众文艺骨干100人;制定低保看电视政策和方案,完成目标任务20%。 | 举办连云港文旅消费春夏季活动;高质量举办第三届青年艺术周活动;对照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和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标准,培育市级最美空间20个,优秀团队20支。累计举办“四季村晚”、“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等惠民活动200场次。组织基层文化从业人员、全市职工文体骨干培训2期,培育文艺骨干100人;累计完成低保看电视政策目标任务60%。 | 举办连云港文旅消费秋冬季活动;组织举办西游记文化节开幕式活动;举办2025连云港丝路音乐季;持续推进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工作。累计举办“四季村晚”、“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职工读书等惠民活动250场次。开展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现场辅导1次,培育文艺骨干150人。累计完成低保看电视政策目标任务90%。 | 做好2025连云港丝路音乐季巡演及后续宣传推广工作;累计举办开展“送戏下乡”“四季节村晚”等惠民活动300场次。督导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名单的文化场所对照标准做好自评工作,配合做好省文旅厅现场抽查验收工作。开展低保看电视效果评估,完成全年低保看电视政策目标任务。 |
26 |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开展摸底调研,组织报送场地设施建设需求,明确建设任务分工;制定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计划表,举办赛事活动10场次;推动市全民健身中心、各县区大型体育场馆做好元旦、春节等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 | 组织开展健身器材招标工作,有序推进各类场地设施建设;累计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0场次;推动大型体育场馆做好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工作。 | 加快推进各类场地设施建设进度,定期组织检查;累计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80场次;推动大型体育场馆做好全民健身日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做好日常低免开放服务工作,指导大型体育场馆做好上级补助资金申报工作。 | 完成公园绿地新建改建嵌入式体育公园30处,完成健身路径120套、乒乓球台100张、篮球架100副、笼式灯光球场6片,球场灯光系统20套安装验收工作;累计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00场次;推动大型体育场馆中秋、国庆期间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做好日常低免开放服务工作。 |
27 | 建设1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各县区调研辖区内基本保障类和品质提升类业态布局情况,按照“因地制宜、一圈一策”原则,制定2025年建设计划。 | 各部门采取业务交流会、学习观摩交流等形式,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 协调解决各县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 指导各县区完善各类业态,推进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市区完成13个建设任务、三县各完成1个建设任务。 |
28 | 综合体育场馆建设工程 | 1.海州体育馆竣工投入使用。橄榄球场完成看台主体、地下室二次结构安装,给排水及基础施工。2.2片天然草坪足球场中,市体育中心足球场基础开挖、草皮结构及照明基础施工,灌南县中等专业学校足球场看台桩基、基坑施工,给排水施工、黄沙铺填、草坪摊铺。3.市体育中心新建项目装饰完成70%,改造项目完成70%,室外场地土建基础施工。4.东海县体育馆防水设施、钢结构施工,更换馆内大屏、运动员休息室更衣柜。5.灌南县体育馆完成照明二次深化设计和安装、维修屋顶漏雨。6.赣榆区体育馆完成主副馆大屏新装,完成招投标程序并入场施工。开展馆内智能化系统改造可研报告编制并报审。 | 1.橄榄球场基本完工,组织竣工验。2.2片天然草坪足球场中,市体育中心足球场完成施工,灌南县中等专业学校足球场竣工并验收。3.市体育中心完成新建筑内外装饰、改造施工,进行体育工艺检测和验收。4.东海县体育馆完成改造,组织验收,交付使用。5.灌南县体育馆完成改造,组织验收,交付使用。6.赣榆区体育馆完成改造,组织验收,交付使用。 | 开展相关测试比赛。 | 开展相关测试比赛。 |
29 | 市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 | 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送审工作;发布意向公告,完成招标手续审批。 | 完成招标工作,确定实施单位;推进完成展陈设计方案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报审、施工许可证办理工作。 | 推进完成项目基础装修、布展及陈列、安防监控、消防等设施方面改造工作。 | 完成整体施工,组织专家检查验收;精确调整展陈细节,完成试运行,正式对外开放。 |
30 | 改造提升8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和50个社区(村)助餐点,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2000人次 | 部署安排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助餐点建设任务和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 | 下拨体系建设资金,各县区根据睦邻点、助餐点标准要求和分解任务,开展睦邻点、助餐点建设选址,制定具体建设计划;各县区制定本级培训计划,开展招标等工作。 | 检查督导睦邻点、助餐点建设情况,推进互助养老睦邻点、助餐点建设;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完成1000人次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 | 完成睦邻点、助餐点建设任务,开展检查验收;继续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累计完成2000人次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 |
31 | 新改扩建6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 | 部署安排6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任务。 | 组织新改(扩)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项目的申报、审核,启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 | 检查督导6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推进项目建设。 | 完成6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任务,开展儿童关爱保护活动,对新建未保工作站建设运营情况进行评估。 |
32 | 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0家以上 | 开展全市托育机构、幼儿园办托情况调研。 | 出台托育服务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部署创建工作。 | 对各县区推荐的培养机构进行综合检查督导。 | 组织托育服务专家对各县区推荐对象进行综合验收评估,并择优推荐省级普惠试点机构。 |
33 | 建设120个“梦想小屋”,开设100个“爱心暑托服务点” | 面向困难家庭、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未成年子女开设爱心寒托服务点,缓解看护难问题。 | 启动120间“梦想小屋”改造建设,确定改造对象并完成公示;启动“爱心暑托服务点”前期准备工作,招募家庭教育指导师志愿者,做好岗前培训。 | 完成120间“梦想小屋”改造并交付使用;面向“梦想小屋”关爱对象、农村留守儿童等,分批开设100个“爱心暑托服务点”,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活动。 | 持续推进“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行动有序实施;做好资料管理、回访调研和经验总结工作。 |
34 | 新建改扩建8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 | 指导县区做好新改扩建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选址工作,制定扩建方案。 | 指导完成建设前期手续,项目开工。 | 指导抓好项目任务落实,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 开展评估验收,确保项目全部完工,并符合建设标准。 |
35 | 为500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规范社区康复服务 | 指导县区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服务站点建设,推进“精康融合行动”。 | 摸清服务对象底数,开展康复患者评估工作,建立信息台账。 | 指导县区拓展服务范围,规范服务内容,做好跟踪服务,满足有康复需求的精神障碍患者服务需求。 | 开展评估验收,确保完成500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
36 | 实施“暖心优抚”工程 | 1.为1.5万名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烈属、年满60周岁农村籍老兵等发放抚恤补助金0.5亿元、发放水电气补助250万元。调查摸底,制定免费体检方案,分配任务。2.协调开展慰问驻连部队和现役军人家庭活动。3.收集、审核驻连各部队2025年上半年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相关材料。4.协助警备区收集军人子女教育需求。 | 1.累计为1.5万名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烈属、年满60周岁农村籍老兵等发放抚恤补助金1亿元、发放水电气补助500万元。累计为3000名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体检。2.发放驻连各部2025年上半年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3.协助警备区汇总军人子女教育需求并审核。 | 1.累计为1.5万名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烈属、年满60周岁农村籍老兵等发放抚恤补助金1.5亿元、发放水电气补助750万元。累计为7000名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体检。2.收集、审核驻连各部2025年下半年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相关材料。3.保障军人子女正常入学入托。 | 1.累计为1.5万名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烈属、年满60周岁农村籍老兵等发放抚恤补助金2亿元、发放水电气补助1000万元。累计为1万名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体检。2.发放驻连各部2025年下半年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 |
37 | “连爱妈妈”困境妇女儿童及家庭援助关爱行动 | 1.开展2025年“把爱带回家-关爱儿童暖冬行”活动,走访慰问留守困境儿童500人次以上。2.开展2025年“连里·幸福港湾——巾帼暖人心”冬季大走访活动,走访慰问留守困境儿童。3.持续开展“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工作,为400余户家庭提供生活帮扶类、专业关爱类等关爱服务。 | 1.四级联动开展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关爱走访500人次以上;中期调研、督查24个项目点实施情况,跟踪指导县区开展活动60场以上。2.持续开展“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工作,为400余户家庭提供生活帮扶类、专业关爱类等关爱服务。3.启动2025年各区单亲特困母亲援助对象申报工作。 | 1.针对海生草班留守儿童开展假日研学活动。2.常态化开展“六个一”特长班辅导服务。3.举办“一户一策”微关爱困境家庭儿童夏季研学活动。4.持续开展“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服务工作。5.与各区签订单亲特困母亲援助资金发放协议,向各区下拨援助资金。 | 1.海生草公益项目资料审核、结项评估,新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审。指导县区按序时开展活动60场以上。2.持续开展“一户一策”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服务工作。3.收集汇总各县区单亲特困母亲援助情况,对各区援助资金下拨情况进行评估。 |
38 | 一线职工暖心行动 | 做好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工作,预计慰问困难职工、新业态、环卫工等群体5800名职工。疗休养活动做好前期安排准备工作。 | 做好困难职工医疗救助和端午节慰问等工作,累计惠及6000名职工。计划组织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6-7场,参疗职工270名左右。 | 做好以户外劳动者为主要走访慰问对象的夏季安康“三送”活动,慰问高温一线职工5万名。做好一线环卫工和新业态群体互助保障计划工作,累计惠及16000名职工。累计组织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11-12场,参疗职工540名左右。 | 做好一线环卫工和困难群体送温暖工作,全年累计惠及20500名职工。累计组织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16场,累计参疗职工800名左右。 |
39 | 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 分解任务目标,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安排相关工作。 | 拟定具体改造提升方案。累计为5500名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为1200名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教育补助,1500名0-14岁残疾儿童实施基本康复救助,为5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 评估验收4个综合性残疾人之家改造提升情况。累计为2000名0-14岁残疾儿童实施基本康复救助;累计为15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 完成所有年度目标任务,并通过省残联对12个残疾人辅具租赁服务点验收工作。 |
40 | 全额资助困难群体参加居民医保不少于30万名 | 切实做好困难群体退费工作,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享尽享,及时准确享受相应的医疗救助待遇。继续深入落实“双预警”机制,定期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参保人员信息推送相关部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 及时准确做好困难群体动态调整工作,确保困难群体不漏保、不多保。继续深入落实“双预警”机制。 | 完成第一批符合2026年资助参保的困难群体名单报送工作,确保困难群体享受全额资助待遇。继续深入落实“双预警”机制。 | 完成2026年困难群体资助参保工作。继续深入落实“双预警”机制。 |
41 | 加快实施沿海挡潮闸拆建工程建设 | 完成燕尾闸、韩口河闸闸墩、上下游连接段施工,完成灌西段海堤混凝土四角空心块及珊栏板预制。 | 完成燕尾闸、韩口河闸通水阶段验收,完成灌西段海堤建设任务。 | 基本完成燕尾闸、韩口河闸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大板跳闸、宿城挡潮闸初设批复和开工准备。 | 完成燕尾闸、韩口河闸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大板跳闸、宿城挡潮闸,完成水闸底板基础及底板浇筑施工。 |
42 | 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案件不少于5000件 | 开展新修订的《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学法活动,进一步拓展法律援助范围,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办案1000件。 | 试点审查起诉阶段法律援助全覆盖事项,进一步推动刑事案件法律援助覆盖范围。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累计办案2500件。 | 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累计办案4000件。 | 指导推动各县级法律援助机构运行,总结市中心、连云区中心试点审查起诉阶段法律援助全覆盖情况,根据试点成效,考虑扩大试点范围。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累计办案5000件。 |
43 | 设立一中心一站点,提升消防应急救援能力 | 落实专项经费。 | 完成项目招标。 | 开展项目建设。 | 开展项目建设和验收。 |
44 | 校园周边技防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 对全市学校周边技防设施开展调研,梳理一批周边治安、交通环境复杂重点学校,共同制定校园周边技防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方案。 | 完成项目初步方案设计等准备工作。 | 累计完成改造提升首批100个重点学校周边技防设施100个,并对技防设施进行调试。 | 完成升级改造校园周边结构化监控等技防设施400个,与相关单位共享技防设施信息,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形成联防联控体系。 |
45 | 搭建基层治理线上平台 | 办理财政资金证明、信息化项目联审表、财政概算等前期手续,开展项目立项工作并启动集中采购。 | 完成集中采购,启动系统研发。 | 完成系统研发,开展公安110非警务、雪亮工程、网格化等系统对接工作,同时分地区开展试点。 | 在全市推广应用。 |
46 | 完成90个行政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整治提升 | 制定年度推进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建设要求及序时。 | 组织各县区按方案要求序时推进。 | 组织各县区按方案要求序时推进。 |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组织开展验收。 |
47 | 建设幸福河湖20个,治理农村骨干河道50公里,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20公里 | 全面启动年度幸福河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磨山河-石安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完成河道治理15公里。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创建66公里。 | 基本完成幸福河湖建设10个;磨山河-石安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总工程量约70%。累计完成河道治理35公里。累计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创建176公里。 | 累计完成幸福河湖建设15个,磨山河-石安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主体工程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河道治理45公里。累计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创建198公里。 | 累计建成幸福河湖20个,做好磨山河-石安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迎检验收工作。累计完成河道治理50公里。累计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创建220公里。 |
48 | 城南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 完成土建主体工程的40%(包含所有地基施工、主体部分施工)。 | 完成所有土建主体施工(包含池壁施工、池顶施工等)。 | 完成所有设备安装施工。 | 完成附属工程(厂区道路、管网等)、设备调试,并试运行。 |
49 | 实施东盐河以东片区活水工程 | 完成初设报批并全面开工建设。 | 稳步推进工程实施,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 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具备投入使用条件,推动后续扫尾工作,确保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 做好项目维护,确保活水效益充分发挥。 |
50 | 完善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运行体系 | 分配2025年垃圾房建设和车辆装备采购计划;完成转运站立项、招标等前期工作;对接相关部门,完成公厕选址。 | 准备垃圾房和车辆装备招标工作;部分中转站开始动工,设备订购;完成公厕设计,办理政府采购或工程招标手续。 | 装配式分类房拼装,土建式分类房施工;部分转运站完成土建,设备进场安装;公厕施工,完成主体建设;部分车辆装备到货。 | 分类房完成房建,设备调试验收;转运站土建收尾,设备调试验收;公厕完成附属设施建设和验收;车辆装备完成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