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12498411/2008-00200 |
分 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通知 |
发布机构 |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
标 题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国土资源局连云港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文 号 | 连政办发〔2008〕68号 |
主题词 | |
内容概述 | 市国土资源局《连云港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时 效 | 根据《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废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连政发〔2018〕11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连云港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为切实做好我市200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连云港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全市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突变型灾害和地面沉降等缓变型灾害,截止2008年4月底,全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96处,其中滑坡42处,崩塌51处,地面塌陷3处。
2007年,全市共发生滑坡(崩塌)3处,均发生在新浦地区。从规模上看,均属小型,由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深入、细致的工作,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2007年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其中连云区1处,市开发区2处,新建地质灾害安置小区1个,位于新浦区渔湾村。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一)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云台山地区及赣榆县、东海县露采矿山宕口。市区主要分布在前、后云台山的西坡及北坡和连岛的北坡;赣榆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的刘山——抗日山、马山——夹谷山——祝其山、大小徐山、车夫山等地,涉及班庄、塔山、厉庄、黑林、金山等乡镇及抗日山、吴山园艺场;东海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安峰山、房山、平明山、磨山、羽山等地,涉及乡镇主要有安锋、房山、平明、双店、桃林、洪庄、温泉;灌云县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伊山、伊芦、陡沟、南岗等乡镇的孤山残丘等地。
(二)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锦屏磷矿区和新浦磷矿区,是由地下开采磷矿诱发的地质灾害。其中,锦屏磷矿分东西两个矿区,地面塌陷的平面形态总体呈扁长带状,长1650-2100m,宽30-600m。
(三)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灌云的伊山——四队——市区徐圩一线以南的平原区,是地下水强烈开采区。第II、III层承压水的现状开采井数量累计达411眼,年开采量达1586万m3,已经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并已经发生地面沉降,目前程度轻微,累计沉降量小于200mm,但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范围
经调查和核实,我市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附表),直接受威胁人数为419人,潜在经济损失2434万元,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我市地质灾害虽然大多数类型属小型,但部分地段靠近居民区、公路边,或在景区范围,对附近居民、过路车辆行人和游客造成安全威胁。特别是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是突发性强的地质灾害灾种,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一)防治重点地区
一是市区云台山、锦屏山、孔望山,灌云大伊山周坡及东海、赣榆部分低山丘陵地区的周坡。本区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为主。预测将发生在市区的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北崮山、大岛山、凤凰山、锦屏山、孔望山、刘志洲山;灌云县大伊山、小伊山的周坡及东海、赣榆县部分废弃或在采的采石塘口。
这些地区在汛前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巡查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群测群防责任制,将监测、预防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二是由于井下开采引起的崩塌、地面塌陷和淹井等地质灾害。锦屏磷矿应以防淹井、防崩塌、防尾矿坝坍塌为重点,新浦磷矿以防地面塌陷为重点。
各地应立即对各种隐患及防范实施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监测,划出地面塌陷危险区,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危险区居民和财产转移,避免人员伤亡,同时要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市域降雨特点、趋势和历年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发展情况分析,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7、8、9四个月。各县区政府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
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指挥机构,根据《连云港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部署本地区的防治应急措施。建立地质灾害防灾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人,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辖区内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各乡、镇(办事处)及重点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撤离方案。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完善制度,认真做好监测速报工作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认真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完善汛期巡查制度、值班制度、重点监测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全面落实部门责任制。
(三)突出重点,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我市的重点灾种仍为滑坡与崩塌,当前要重点对居民、游人安全和文物构成严重威胁的隐患,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各地已制定险区搬迁计划的尽快组织实施,在建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规范施工。
各地抓紧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核发明白卡,划出本辖区内的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和危险区;已圈定危险区的,要设立警示标志,特别是对区域内的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地段,抓紧在汛期前落实防治措施,在汛期加强监测。对井下开采的矿区,提前抢修好防排设施,确保汛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力度
各地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切实强化对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危险区和易发区的监督管理。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修路、建房、开矿等工程建设活动,在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镇建设规划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汛期值班电话为:85521010(白天)、85521031(夜晚),传真:85512371。
附件:连云港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一览表
附件:
连云港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一览表(一)
县区 |
编号 |
位置 |
灾种 |
级别 |
受威胁人数(人) |
受威胁财产 万元) |
责任单位(地方政府) |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
新浦区 |
1 |
南城镇凤凰东山玉皇宫 |
滑坡 |
小 |
游人 |
0 |
新浦区政府 |
||
2 |
云台乡西山村桃园一组 |
土质滑坡 |
中 |
28 |
280 |
||||
3 |
云台乡东磊大塘湾一组 |
滑坡 |
小 |
27 |
120 |
||||
海州区 |
4 |
锦屏磷矿塌陷区 |
矿坑塌陷 |
中 |
9 |
10 |
海州区政府 |
||
5 |
孔望山索道下 |
滑坡 |
小 |
游人 |
10 |
||||
连云区
|
6 |
宿城乡留云岭 |
潜在滑坡 |
小 |
6 |
39 |
连云区政府 |
||
7 |
高公岛乡高公岛村西山组 |
山体滑坡 |
小 |
68 |
190 |
||||
8 |
连云街道片区马腰段南侧山体 |
滑坡 |
小 |
180 |
|||||
9 |
连云街道片区庙岭月牙园东南侧山体 |
滑坡 |
小 |
25 |
|||||
10 |
连岛镇一组 |
滑坡 |
小 |
20 |
60 |
连云港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一览表(二)
县区 |
编号 |
位置 |
灾种 |
级别 |
受威胁 人数(人) |
受威胁财产(万元) |
责任单位 (地方政府) |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
市开发区 |
11 |
开发区金苏村(鹰嘴涯) |
滑坡 |
小 |
3 |
30 |
市开发区管委会 |
||
12 |
开发区中云办事处金苏34o40'44.9''、119o16'11.0'' |
滑坡 |
小 |
7 |
90 |
||||
13 |
开发区中云办事处隔村 |
滑坡 |
小 |
6 |
120 |
||||
14 |
开发区中云办事处隔村前巷四组34o39'29.5''、 119o21'22.2'' |
滑坡 |
小 |
4 |
30 |
||||
15 |
开发区魏庵东巷 34o 40'22.6''、119o 20'04.5'' |
滑坡 |
小 |
2 |
100 |
||||
16 |
开发区云门寺村一组 34o 40'43.2''、119o 23'30.3'' |
滑坡 |
小 |
19 |
200 |
||||
东海县 |
17 |
山左口乡上佐庄东 |
崩塌 |
中 |
东海县 政府 |
||||
18 |
安峰镇安峰山西南坡 |
崩塌 |
小 |
||||||
19 |
温泉镇羽山东南坡 |
崩塌 |
小 |
||||||
赣榆县 |
20 |
厉庄镇仲涧南 |
崩塌 |
小 |
赣榆县 政府 |
||||
21 |
班庄镇刘山西北坡 |
崩塌 |
小 |
120 |
|||||
22 |
班庄镇时洪爽村北 |
崩塌 |
小 |
30 |
|||||
灌云县 |
23 |
伊山镇棺材山 |
崩塌 |
小 |
90 |
400 |
灌云县 政府 |
||
24 |
伊山镇斗蓬山 |
地裂 |
小 |
80 |
300 |
||||
25 |
伊山镇龟腰山 |
崩塌 |
小 |
5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