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项目上半年进展情况督查通报

2023-07-19 来源:市政府办

2023年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医疗、就业、交通出行及特殊群体帮扶救助等领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向全社会作出的庄重承诺。今年以来,各责任单位认真对照年度目标,细化举措抓推进,攻坚克难促建设,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日,任栋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现场推进会,调度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韩尚富秘书长督查调研了市福利中心社会化养老服务改造等推进不力的项目,协调推动困难问题解决。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50件民生实事细分为160个子项,年度总投资166.3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00.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60%,超序时10个百分点。从实施节点看,50件民生实事项目中48件上半年推进达序时要求,占比96%。从10大领域看,8个领域按序时推进,其中教育惠民、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社会保障4个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宜居环境、生态治理2个领域中,市住建局牵头的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的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监管体系2个项目进展未达预期,需进一步推进落实。

(一)教育惠民方面。涉及6件实事11个事项,按序时推进,完成投资21.4亿元,为年度计划43%。一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东海朱自清中学新建教学综合楼等2所学校、海州区云悦星宸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竣工,海宁中学江化路校区新建工程(校安工程)等5所学校超序时推进。二是教育服务不断优化。完成创建市级优质幼儿园5所,7所幼儿园申报省优质幼儿园,其中1所幼儿园完成省级现场评估。开展“家长评教”现场专评活动,制作“云海润心共育成长”主题微讲座18个。存在问题:部分县区承担的建设项目存在资金未到位、土地手续办理周期长、新建工程涉及拆迁征地和管线迁移等问题,影响工程整体推进。包括赣榆区金山中学建设项目、海州区新海初级中学新城校区新建项目、新海高中开发区校区及凌州路小学续建工程等。

(二)卫生健康方面。涉及5件实事17个事项,均按序时推进,完成投资4.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2%。一是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市一院开发区院区正在设备调试,市疾控中心综合楼内外装完成,市中医院中医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内外装,完成徐圩新区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分站基本设备、急救人员配备。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开展可研报告编制。二是健康护航行动卓有成效。全市12.5万名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2.4万名在校初一女学生免费接种HPV疫苗,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17.66万剂次,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三)就业创业方面。涉及5件实事17个事项,全部按序时进度推进。一是稳就业行动扎实开展。举办各类招聘会385场,提供就业岗位20.5万个,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25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7万人,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27万个,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3万人次。二是创业扶持不断强化。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扶持成功自主创业0.95万人,带动就业2.5万人,支持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0.31亿元。三是助企纾困成效显著。帮助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2760万元,减收企业住房公积金1.02亿元,累计为3.4万家单位减征社保费2.04亿元,发放新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0.38亿元。

(四)交通出行方面。涉及5件实事11个事项,整体按序时推进,完成投资21.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4.8%。一是公共交通不断优化。新辟4条、优化调整8条公交线路,完成BRT车道共享施工方案。新购置1500辆共享单车,新建充电设施447个。二是路网体系加速畅通。连宿高速建设扎实推进。开工建设农村公路162公里,完工117公里,桥梁改造完工14座,安防工程完工352公里。海州区为民路、叶海路等5条断头路开工建设。三是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有序推进。累计完成5500个泊位建设和14家封闭停车场的接入。存在问题:一是秦东门大街东延和内环路东环(科苑路)、北环(凌洲路—人民路)项目因资金未落实等,影响下一步推进。二是国省道停车场配套建设,布点加油站项目备案困难。三是1万个停车泊位改造和信息化采集存在封闭停车场配合度低,欠费追缴缺少政策法规支撑等问题。

(五)宜居环境方面。涉及5件实事22个事项,完成投资13.3亿元,为年度计划41.4%。一是城市公园品质提升。推进东盐河河滨公园三期工程、大浦公园、月牙岛公园提升改造建设,建成口袋公园10个。二是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农房改善337户、棚改130套,基本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773套,解决727户低收入户安居问题。三是宜居品质得到彰显。完成6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累计完成86个公共地下空间4G/5G信号覆盖,完成83个行政村5G信号覆盖。存在问题:优化住房保障项目未达序时,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缓慢,部分县区存在征收工作未启动,影响了整体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项目中,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推进较慢,我市未安排配套奖补资金,影响了县区创建积极性。

(六)乡村振兴方面。涉及3件实事7个事项,全部按序时推进,完成投资2.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75%。完成30个乡镇、199个行政村改善生产通行条件,新建田间机械通行道路950公里,新改建农桥5000座。治理农村生态河道86.4公里,完成73个行政村卫生户厕改造。加快建设农产品社区配送直通车,覆盖163个城市社区,实现农产品从田间直通城市社区。

(七)生态治理方面。涉及4件民生实事11个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为年度计划79.5%。徐圩新区善后河水源地、古泊善后河香河湖应急水源地、赣榆区莒城湖应急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完工。完成大浦污水处理三期和南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石梁河湿地修复完成100亩。开工建设28个行政村污水治理项目。存在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的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监管体系、新建401个地下水监测井事项未达序时,项目踏勘选址耗时长,影响整体进度。市供销总社牵头的回收农药、化肥包装等废弃物事项资金未到位,推进存在困难。

(八)公共安全方面。涉及4件实事11个事项,均按序时推进,上半年完成投资2.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57%。组织“网安2023”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食品安全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你点我检”食品专项抽检1415批次。完成5部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评估,建成智慧安防示范小区7个,安装上墙二维码门牌73.8万块。启动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连云区、市开发区二级反诈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存在问题:“阳光食堂”直采平台建设存在软硬件优化进度缓慢、大数据分析功能不足等问题,投资方与软件开发商对相关费用未达成一致。

(九)文体生活方面。涉及4件实事14个事项,全部按序时推进,上半年投资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成功举办第十二届省园博会,举办大中型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120场。“智游连云港”小程序上线,推出特色旅游精品线路4条和“江苏最美海滨1号公路”精品旅游线路,发放国有景区免费电子门票21万张,发行旅游通票8.7万张,开通旅游直通车4条,评选出20个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点)。举办连云港铁人三项亚洲杯暨“一带一路”铁人三项赛、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第二届海陵湖龙舟赛、秦山岛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38项,建成2个体育公园,完成健身步道7.6公里。

(十)社会保障方面。涉及9件实事39个事项,均按序时进度推进,整体进展较好。一是养老服务持续优化。受理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2422户,评估定项753户,改造完工待运营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2个。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346人次,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1.5万人次。二是医疗保障得到加强。完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市级示范点申报,将3家药企8个创新药纳入“连惠保”药品目录,提供2.1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完成2497名优抚对象体检。完成2.2万名职工加入互助保障计划。三是困境儿童关爱得到加强。建成120间“梦想小屋”,开展“海生草”公益项目六一特别活动。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400余万元。四是困难群体资助力度加大。全市共发放城市低保金577万元、农村低保金7698万元、特困供养金2252万元,落实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043万元、救助护理补贴903万元,符合条件的6类人员救助比例提高至80%。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计划性不强。督查发现,部分民生项目未按工程进度及时审核批复,影响了后续推进,有的实事项目特别是工程类项目,序时安排不尽科学,呈现前松后紧特点,建设任务集中在下半年。有的实事项目勉强达到“双过半”要求,但工作系统性有待加强。少数项目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够,对困难问题超前研判应对不足,影响后续实施。如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监管体系建设、市社会福利中心改造及农药废弃物回收等事项。

二是资金到位不及时。有的项目融资难度大,资金问题未能提前谋划解决,影响工程建设推进。如秦东门大街东延工程融资方案未确定,后续推进存在困难。此外,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及赣榆区金山中学、凌州路小学续建等也因资金不到位推进滞后。

三是配套政策不完善。有的项目因单位配合不力、政策依据不足等影响推进,如完成市区1万个停车泊位改造和信息化采集接入项目,封闭停车场配合度低,加之涉及停车欠费追缴、特许经营权、运营时间等政策依据未明确,影响项目启动落地。

四是对接协调难度大。如市交通局牵头的国省道停车场项目,因需配套布点加油站,手续办理相对复杂。内环路改造项目涉及部队用地征收,沟通对接存在难度。此外,相关学校建设项目受征地拆迁、杆线迁移、用地手续办理等影响推进困难。涉及新海初级中学新城校区新建工程、新海初级中学科苑路校区新建工程及市开发区昌圩湖九年一贯制学校工程等。

三、工作要求

一要强化资金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结合,持续加大难题会办力度,协调解决资金保障等问题,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压力。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民生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做好服务指导,确保项目正常运作。

二要强化政策支持。各相关单位要对推进困难的实事项目深入调研分析,加强会商研判,找准问题症结,做到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必要时向职能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对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或重要事项,要按程序提请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为保障民生实事落地实施提供政策依据。

三要强化统筹协调。发挥重大民生政策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作用,为项目实施做好服务保障。针对涉及多家单位的民生项目,牵头部门要成立推进专班,加强日常调度,协同解决困难问题。对于点位多、难度大的工程项目,要建立定期会办制度,由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靠前督办,配合单位协同发力,做到周有进展、月见成效、季达序时,确保民生项目落实到位。


附件:推进未达序时民生实事项目及存在问题汇总表.doc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