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本 共享发展成果 绘写幸福港城新画卷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连云港市财政始终坚守“节用裕民”的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持续将财政支出的八成左右用于民生领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公共服务提质扩容,幸福生活可感可及。“十四五”时期,是连云港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五年。在教育领域,财政投入持续向基础教育倾斜,10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相继投入使用,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效化解了“大班额”“入学难”问题,“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迈出了坚实步伐。连云港师范学院成功创建,江苏海洋大学获批建设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医疗领域,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继建成投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高分通过,育儿补贴制度全面落实。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引进国内顶尖医疗资源,让港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而起源于连云港的“先医后付”信用诊疗模式,因其便捷高效、充满温情,不仅在本地广受好评,更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财政支持医改、便民惠民的生动体现。在文化体育方面,市图书馆新馆、大剧院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全民健身中心开放运营,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保障织密兜牢,民生底线稳稳守住。五年来,连云港市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困难群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财政投入持续向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倾斜,通过落实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一揽子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稳稳地托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截至“十四五”末,全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较高水平,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聚焦“一老一小”,财政投入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健全,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成为现实。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