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方案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12月14日
地点:“连云港发布”新闻发布厅
主题:“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方案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主持人:魏从贵 市水利局新闻发言人助理
嘉宾:毛善通 市水利局副局长,孙可寅 市水利局规划办副主任
魏从贵: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水利局新闻发布会。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水利管理进一步强化。在此基础上,市水利局通过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全市水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组织编制完成了我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方案,待实施后,将有效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规划内容,结合近几年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效益发挥情况,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作概略性介绍。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并在发布台就座的有:市水利局副局长毛善通,市水利局规划办副主任孙可寅,我是市水利局新闻发言人助理魏从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我主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二项内容:一是请市水利局副局长毛善通同志作新闻发布;二是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市水利局副局长毛善通同志作连云港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方案及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新闻发布。
毛善通: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连云港市水利局,对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水利事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将重点就“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和通报。
一、“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3月就着手启动相关工作,按照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开展“十二五”水利发展总结和“十三五”发展思路和规划工作。一是总结 “十二五”水利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实际完成投资102.9亿元,为规划目标的132%。全市主要河道防洪排涝能力和水资源调蓄能力进一步提高,“双源双线双湖”饮用水源地格局基本建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城市饮用水及工业用水水量保障率不高、防洪除涝能力不足、水环境水生态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十三五”水利建设系统解决。二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工作座谈会,充分听取省、市县系统内外专家意见和建议,从深度、广度上加强研究,提高规划合理性和针对性。三是强化规划对接。充分领会国家和省市“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定位,加强纵向横向方案对接,不断修改,不断完善。2016年9月8日,我局在南京邀请省水利厅的领导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咨询。9月底,规划完成送审稿上报市发改委,目前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待批。
二、规划主要目标
全市水利“十三五”发展规划主要包括①指导思想、②主要目标、③重点工程、④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内容。“十三五”期间,全市水利重点实现5项目标:1.防洪减灾。城市防洪不低于50年一遇(中心城区100年),城市河道排涝20年一遇;县城及重要乡镇防洪20~50年一遇,排涝10年一遇以上;区域排涝5~10年一遇,区域防洪基本达到20年一遇。海堤10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中心城区100年一遇高潮位加100年一遇风浪。2.水资源保障。用水总量控制在29.43亿m3以内,生活供水保证率达97%,重点工业及航运用水保证率达95%,农业灌溉保证率达到8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万元GDP用水量降到13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8m3以下等。3.水生态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8%,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全面完成,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全面实施等。4.农村水利。灌排工程配套完好率达80%,旱涝保收农田占比达8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5%。5.水利管理与改革。依法治水全面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水利管理机构基本健全、能力明显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更加科学、精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基本建成。
三、“十三五”重点项目
全市水利“十三五”发展规划估算总投资231亿元, “十三五”期间计划完成145亿元,“十三五”后结转投资86亿元。其中,防洪除涝58亿元,水资源保障23亿元,水生态保护16亿元,农村水利43亿元,水文与水利信息化投资约2亿元,水利管理与服务3亿元。在全面推进各项工程的同时,突出抓好4大工程:
(一)蔷薇河清水通道工程。主要解决蔷薇河面源污染问题,工程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蔷薇河主河道疏浚整治,目前正在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沿线穿堤建筑物拆建、防汛道路建设等,总投资近6亿元。二是蔷薇河左岸尾水导流工程,估算投资5.6亿元,主要内容包括:在蔷薇河上游支流民主河、马河、沭新河河口建节制闸,拦截非汛期来水;在民主河、马河与沭新河交界处建强排站,将河道尾水抽排入鲁兰河,从临洪闸排出,彻底隔断生产生活尾水,确保水源地水质,目前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古泊善后河及埒子口治理工程。主要解决沂北地区防洪排涝问题。古泊善后河是沂北地区防洪排涝骨干河道,由于下游埒子口淤积,上游河道长期没有疏浚,造成沂北地区排水不畅,洪涝频发。为此,委托江苏省水利规划设计院进行埒子口综合整治专题研究,11月10日省水利厅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咨询。工程估算总投资25.7亿元,其中,埒子口治理估算投资19.4亿元,河道疏浚整治估算投资6.3亿元。规划在善后河老闸下游约15km处新建一座挡潮闸,新建约8km长海堤连接线。在海堤内侧新建一座面积约10km2、库容约1500万m3的平原水库。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提升古泊善后河防洪除涝标准,增加徐圩和灌云临港产业的水资源供给,疏浚土方还可以为埒子口两岸园区建设提供回填土源,工程综合效益显著。目前我局已经委托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开展前期工作,工程数据模型已经建立。
(三)抗旱水源及山区节水灌溉工程。主要解决西部丘陵地区水源问题,发挥水利扶贫攻坚实效。项目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是供水体系建设。通过引淮入石、沭南等泵站和水库连通工程建设,在干旱少雨时节从南北两面向石梁河水库、安峰山水库和小塔山水库调水。目前,引淮入石泵站已近完工,沭南泵站、水库连通工程在建。二是节水灌溉建设。通过发展滴管、微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加快西部山区高效农业发展。目前,赣榆等地已建设蓝莓等节水灌溉产业园区10万亩,“十三五”末期计划发展到20万亩。
(四)清水进城工程。主要解决市区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充分利用我市高低水并行和过境水源充沛的特征,通过河道疏浚和节制工程建设形成4大调水口门(烧香河上游节制闸、电厂闸、公兴港闸和元宝港闸),多点调配,互通互济,流动循环,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市区水环境面貌。目前,相关工程均已批复或正在实施。
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2016年,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任务9.42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9.0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95.7%。其中:沿海水利建设项目完成5.18亿元;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0.94亿元;河道治理工程完成1.37亿元;病险水闸加固工程完成1.53亿元。为了保障上述重点水利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设管理
狠抓项目管理,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协调指导,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根据项目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推进计划,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控制工程进度。三是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确保各个环节安全有序顺利开展。
(二)质量管理
一是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市县均成立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经过培训上岗的质量监督人员共计60余名,基本满足了监督工作需要。二是认真履行施工图审查程序,把控好施工图的安全合理性和经济适用性。三是努力抓好质量考核工作。成立了“质量强市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出台了《连云港市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实施办法》,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对水利工程质量工作进行质量考核。
(三)招标投标管理
今年截至目前,市水利建设工程招标共计100余项,公开招标率100%。认真做好评标专家考核认定管理工作,保证专家质量,进一步充实了水利评标专家库,新增评标专家202名,基本满足了我市各类水利项目评审的需要。加强招标投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管,坚持预防和处罚相结合。扎实推进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履约考核,做到客观合理公正。
(四)安全生产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相关要求,进一步健全水利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强化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先后成立市级水利安全生产检查组10余组次,对各地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开展检查督促指导,确保在建工程安全监督全覆盖。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较大问题,及时跟踪,确保整改到位。二是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试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素养和安全管理水平,先后多次、多期开展专题培训,参训人数达600多人次。三是督促指导各县区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单位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形式多样地开展“隐患排查月”、“安全生产月”活动。
五、工程效益发挥情况
近年来,我市水利工程主要实施了沿海水利发展和区域治理项目,内容包括:①海堤达标建设、②中型水库除险加固、③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④中小河流治理、⑤病险水闸除险加固、⑥城市饮用水安全、⑦城市防洪排涝等类型工程。
(一)在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方面,相继组织实施了大浦河调尾工程、排淡河治理工程、临洪东泵站、西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龙尾河、西盐河清淤工程等,使市区防洪排涝能力得到了提升,城市河道景观得到了改善,效益显著。
(二)为应对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相继实施了沭新渠工程、蔷薇湖应急备用水源地工程,还有正在实施的蔷薇河整治工程,以此来改善和保障市区水源地供水水质。
(三)全市海堤工程经过不断建设完善,已经基本达到全省海堤堤防标准,海堤作为防台防潮安保体系的第一道屏障,在抵御台风、暴雨、海潮侵袭等恶劣气候天气,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四)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及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切实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和排涝能力,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农业用水条件,减少了村庄农田的洪涝灾害,同时还恢复了河道的自然生态,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在2012年7月8日和2015年8月7日大暴雨期间,全市水利工程都经受住了考验,河道排水通畅,保障了城市防洪安全。
总而言之,一大批水利工程的建成投运,保障了当地防洪安全,改善了工程沿线、周边居民的生产条件及生活环境,优化了生态环境,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就是全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方案及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再次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前来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水利事业发展,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魏从贵:谢谢毛局长!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们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记者:“十三五”水利规划与“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魏从贵:这个问题我们请孙可寅主任回答。
孙可寅:治理理念不同,从传统的注重防洪减灾到更加注重水资源安全、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渠道发生变化,从传统的主要依靠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到多渠道的金融支持。
魏从贵:谢谢孙主任!下一个问题。
记者:我市地处沂沭泗流域最下游,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治理,我市整体防洪排涝标准处于一个什么样水平?有哪些薄弱环节?十三五期间的解决措施?
魏从贵:这个问题我们仍然请孙可寅主任回答。
孙可寅:经过多年治理。①总体上我市流域性河道防洪、海堤防潮及市区城市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②区域性河道防洪、各县区城市防洪、重要河道排涝达10-20年一遇标准;③其他河道排涝达5-10年一遇标准。
薄弱环节主要有几个方面:区域性河道治理和洼地除涝标准仍不够;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水污染负荷较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总体还偏低;地方财力有限,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围绕薄弱环节,加强组织领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水利投入力度,加强区域治理和洼地除涝,重点做好①蔷薇河清水通道工程、②清水进城工程、③古泊善后河及埒子口治理工程、④抗旱水源及山区节水灌溉工程等民生水利工程,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魏从贵:好的,谢谢孙主任!下一个问题。
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上未来几年有哪些举措?
魏从贵:这个问题我们请毛局长回答。
毛善通:未来几年,我们将以人水和谐与水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人水和谐的“水美港城”。一是在防洪水、排涝水的同时,推进以控源头、治末端为基本手段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二是在实施清水进城的同时,推进城市河道底泥清洗、人工浮岛建设为措施的水生态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体系建设;三是以临洪河生态湿地建设为主要抓手,打造水生态、水文化体系;四是以控制三条红线为主要内容,打造最严格的水资源制度管理体系。
魏从贵:好的,谢谢毛局长! 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