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时间: 2021-04-30 08:40:09 字体: [ ]

(2021年4月)

为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准确获取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及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法治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编制本指南。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公开内容

根据《条例》第三章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公开渠道

1.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yg.gov.cn);

2.《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报》;

3.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4. “我的连云港”APP;

5. 市档案馆、市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

6. 其他:报刊、广播、电视等。

(三)公开时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向本机关申请获取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

(一)申请接收渠道

1.当面提交

市政府办公室受理机构为政务公开处

受理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9号1807房间;

受理时间:8:30-12:00,15:00-17:30(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518-85831098。

2.信函或传真提交

申请人可通过邮政寄送或传真方式向本机关提交申请

来信请寄: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9号,市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处(收),请在信封上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邮政编码:222006。

传真号码:0518-85832112。

3.网上申请

申请人可登陆“连云港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依申请公开”页面,在线填写提交申请。

(二)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当填写《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表可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打印,网上申请的可直接在线填写。

2.当面申请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通过邮政寄送或传真提交申请的,应随申请表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网上申请的,应上传有效身份证件扫描件或照片。

3.申请表应准确载明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及其载体形式。所需政府信息内容描述应当指向明确,建议详尽提供特定政府信息的文件名称、文号或者其他有助于确定信息内容的特征描述。

4.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本机关给予指导和释明,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补正的申请不符合要求或者补正后仍然无法指向特定政府信息的,本机关将视情与申请人进行沟通,仍无法确定的,本机关书面告知申请人申请内容不明确,无法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放弃申请,本机关不再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收费标准

本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的收费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收入收缴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执行。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处具体承办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办公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9号;联系电话:0518-85831098;传真号码:0518-85832112;电子邮箱:lygzwgk@126.com。(本邮箱仅用于接收信息公开工作咨询及有关意见建议,如需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请参阅前述“申请接收渠道”。)

五、监督和救济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557968001116.png

国家文件
省级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工作机构及职能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职能配置和内设机构 2019-04-02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2019-04-01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 2019-03-31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医疗保障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2019-03-31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外事与侨务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 2015-07-30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2015-07-30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2015-07-30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2015-07-30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 2015-07-30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 2011-07-25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2011-07-22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 2010-09-30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旅游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2010-09-30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物价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2010-09-30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商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2010-09-30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 2010-09-30
市政府文件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失效文件
政府大事记
政务督查
连云港市“十三五”沿海开发规划
时间: 2017-12-22 00:00:00 阅读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

序    言


“十三五”时期,是连云港市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全面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的决胜阶段。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和省有关专项规划,编制《连云港市“十三五”沿海开发规划》。

本规划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和加快打造东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的总体要求,阐明“十三五”时期连云港市沿海发展总体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推动连云港市沿海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市上下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加快推动沿海发展的行动纲领。


目   录


第一篇   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东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1

第一章  发展基础1

第二章  发展环境4

第一节  发展机遇4

第二节  面临挑战5

第三章  发展要求7

第一节  指导思想7

第二节  发展目标7

第二篇  实施国家战略,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9

第一章  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9

第一节  完善广域综合交通体系9

第二节  完善国际运输服务体系10

第二章  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12

第一节  建设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12

第二节  建设上合组织出海基地13

第三章  建设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15

第一节  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建设总体要求15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建设重点16

第四章  全面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17

第一节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重点17

第二节  加快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20

第五章  建设对内对外开放新高地21

第一节  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22

第二节  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24

第三篇  立足沿海地区,科学规划推进临海经济带建设26

第一章  优化临海经济带发展空间26

第一节  空间布局26

第二节  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27

第二章  加快推进临海经济带建设28

第一节  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29

第二节  构建以临港新型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体系29

第三节  构建以临海重点镇为支撑的城乡统筹发展体系30

第四节  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生态环保体系31

第四篇  完善综合功能,加快以港口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32

第一章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32

第一节  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32

第二节  加强码头设施建设33

第三节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33

第二章  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34

第一节  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34

第二节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建设35

第三章  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35

第一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5

第二节  提高防洪减灾服务能力36

第四章  加快能源和电网建设36

第一节  建设沿海能源基地36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电网37

第五篇  坚持产业强市,建设临港新型产业基地38

第一章  建设沿海新型工业基地38

第一节  优先发展三大优势产业38

第二节  培育壮大三大新兴产业41

第三节  提升改造三大传统产业43

第二章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45

第一节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45

第二节  创新提升重点产业48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50

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52

第一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52

第二节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3

第三节  提档升级现代农业园区55

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开放型农业55

第四章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57

第一节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57

第二节  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58

第五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9

第一节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59

第二节  增强沿海发展创新能力60

第三节  培养沿海发展创新人才61

第六篇  突出海滨特色,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62

第一章  提升城市综合功能62

第一节  优化主城区空间结构62

第二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63

第三节  增强中心城区主导作用64

第二章  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64

第一节  推进港口城市融合发展65

第二节  推进港口产业联动发展65

第三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66

第一节  提升县域综合实力66

第二节  加快重点镇和临海小城镇建设67

第七篇  建设生态港城,促进沿海可持续发展69

第一章  科学开发沿海滩涂69

第一节  推进重点垦区建设69

第二节  完善垦区配套工程70

第二章  加强沿海环境保护71

第一节  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71

第二节  完善海洋生态体系建设71

第三节  提高海洋环境监管能力72

第三章  建设绿色生态沿海73

第一节  优化沿海产业发展布局73

第二节  加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74

第三节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75

第八篇  强化规划实施,完善沿海发展保障机制76

第一章  强化组织领导76

第二章  推进改革创新76

第三章  严格督查管理77

第四章  创新投融资机制77




第一篇   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东部沿海地区

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加速实施阶段。五年来,全市上下立足《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挖政策资源,突出重大项目,创新工作举措,有效落实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和六大行动,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全市沿海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进展。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沿海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连云港市规划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东方起点、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和上海合作组织出海基地。省委、省政府明确连云港市为“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要求建设成为联结“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服务中西部的自由贸易港区。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一期工程建成启用。与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结为友好城市,与立陶宛共和国交通部签订共建海陆链网合作协议,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确立友好合作关系,中韩陆海联运列入全国试点。口岸通关更加便利化,在全省率先启动“三互”和“三个一”口岸便利化改革试点,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获批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与陆桥沿线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实现通关一体化,在新亚欧大陆桥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和苏北五市“直通放行”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船舶“单一窗口”建设国内领先。连新亚班列正式开通运营,连新欧班列实现试运营。“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全市累计利用外资40亿美元,累计实现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40亿美元。

综合实力持续攀升,新型工业基地初步形成

装备制造、石化产业产值突破千亿规模,冶金产业实现产值近千亿,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7家。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18.67%,农产品出口4.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9%,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1.7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1%,连续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获批,先导区建设初见成效,连云港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新获批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东海高新区。医药创新累计承担“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9项,居全国地级城市首位。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完成港口基础设施投资约220亿元,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70个,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6亿吨,“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基本形成。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跻身国际深水大港行列。港口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善,铁水联运、过境运输量保持全国领先。海河联运辐射京杭大运河、长江黄金水道。连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青连铁路开工建设,连徐客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临海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协调发展,“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网络、“五横四纵”国省干线网络初步形成。新机场选址获国家批复。电网基建及电网技改项目全面推进,田湾核电站续建工程进展顺利。一批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及供给、水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滩涂围垦稳步推进,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定位后建设。按照省统一部署,立足连云港市实际,市政府先后印发了《连云港市沿海滩涂开发三年实施方案》、《连云港市滩涂开发利用行动实施方案》,强化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规划引领和组织实施。连云港市共有4个滩涂围垦区纳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其中,绣针河口—柘汪河口为赣榆港区,已于2012年底开港运营;兴庄河口—临洪口垦区为赣榆区绿色城镇综合开发试验区,已完成赣榆滨海新城东区陆域土方回填,正在加快实施新城区扩展,建设高端商务区和核心景观区;临洪口—西墅围垦区用于建设连云新城,已围垦3.5万亩;徐圩港区滩涂围垦形成陆地面积1.2万亩,已于2013年底开港运营。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海港城市特色日益彰显

行政区划与功能组团关系逐步理顺,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204平方公里。累计实施重点城建项目3200项,完成投入3600亿元。中心城区逐步形成“南北相连、东西贯通、中心成网、外围成环”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花果山获批国家地质公园。完成旧城改造面积550万平方米,旧城区形象大幅度提升。县城区建设步伐加快,东海滨湖新区功能快速完善,灌云东城区配套建设加快,灌南硕项湖片区初具功能。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镇村道路、供水、绿化、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重点中心镇和临海小城镇,打造出一批品牌突出、个性鲜明、功能独特、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规模较高的重点中心镇。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连云港市“十三五”沿海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最关键的历史机遇。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东方起点,已规划建设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是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为沿海发展全面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江苏沿海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为连云港加快建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提供了机遇。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是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其服务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国家战略。在其规划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沿海港口群、综合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形成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江苏沿海港口群和构建连云港沿海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提出建立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这为连云港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建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型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提供了机遇。此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赋予了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一系列支持政策举措,为连云港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劲支撑。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进入全面建成阶段,为连云港带来进一步提升东西双向合作开放新机遇。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为强化新亚欧大陆桥出海便捷通道的作用,推动东中西地区一体化发展而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明确了要立足连云港,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按照方案,到2020年示范区将全面建成,这为连云港在“十三五”期间提升临港空间的发展水平,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提供了机遇。

长江经济带战略强化了连云港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带来提升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战略优势的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重点实施的国家战略,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了连云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陆桥通道桥头堡的地位,江苏省在建设长江经济支撑带的研究报告中明确了连云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多方面的重点任务。以此为契机,连云港迎来建设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和多层次的对外交通运输通道,打造综合性立体交通走廊和能源通道的机遇。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来看,全球经济结构深入调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国际经济规则与秩序之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仍然占有优势,一些新兴经济体正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形成“前后夹击”双重挑战。

从国内环境来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特别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化同步”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有利于巩固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更好发挥产业、科教、开放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带来新机遇、开辟新空间。但在宏观环境复杂性、“三期叠加”阶段性、政府调控主动性的综合作用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市发展也遇到一些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

从重点经济指标来看,连云港市虽然GDP、人均GDP、全社全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较快,但因发展不够充分,经济量级还不够,经济总量还有很大差距。

从江苏沿海三市来看,2015年,连云港市实现GDP2160.6亿元,增速居第一位,与沿海三市平均水平相差2013.8亿元;连云港市实现人均GDP48416元,增速居第二位,与沿海三市平均水平相差17531元;连云港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7.3亿元,增速居第二位,与沿海三市平均水平相差1198.1亿元。

与苏北五市相比,2015年,连云港市GDP增速居第一位,与苏北五市平均水平相差925.83亿元;连云港市人均GDP增速居第二位,与苏北五市平均水平相差6711元;连云港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第三位,与苏北五市平均水平相差874.99亿元。

与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相比,2015年,连云港市GDP居第十二位,高于秦皇岛市和北海市,增速居第二位;连云港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第十一位,高于湛江市、秦皇岛市和北海市,增速居第二位。


第三章  发展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市沿海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沿海发展统一部署,紧扣《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定位,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发展标杆,加快后发先至,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将连云港建成我国沿海新型临港产业基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开创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紧密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到2020年,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美元。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精品钢基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海滨城市特色彰显,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创新驱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土地、滩涂、岸线等资源保护,推进水、大气、土壤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促进海洋、生态修复,污染物排放和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000元。

第二篇  实施国家战略,建设“一带一路”

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先导区,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布局,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海陆统筹、东西双向、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开放型经济领先苏北、赶超苏中,全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到2020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40亿美元,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达到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65亿美元。

第一章  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坚持龙头带动,重点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和上海合作组织出海基地开发建设。围绕建设干线大港总体目标,强化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战略,构建完善的航运服务网络。持续加大深水航道、专业化码头及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出海通道能力。做大做强海铁、海河、中韩陆海联运等品牌,提升陆桥过境运输能力,构建多式联运示范港口。到2020年,港口航线总数突破80条,铁水联运规模达到30万标箱。

第一节  完善广域综合交通体系

铁路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干线铁路网络。建成连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青连铁路等干线铁路,形成南连长三角、北接环渤海的沿海大通道。建成连徐高速铁路线,开展沿海高铁、连临铁路前期研究,提升新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能力,满足中西部及中亚地区出海运输需求。建设高铁客运站等一体化综合枢纽。

公路建设。围绕“一体两翼”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要求,加快市域干线公路网络完善和功能提升。加快实施连云港区至长深高速的疏港高速公路工程,推进连淮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提升港口快速疏运能力。加快推进G204、G310、S242、S344、S264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打通市域对外联系通道。

航道建设。以内河疏港干线航道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河联运。协调推进灌河(武障河至响水段)航道整治工程,提升灌河港区内河航道疏港能力。规划建设宿连航道,为盐河疏港航道实现千吨级通航创造条件,形成西连京杭大运河、南接长江的内河干线航道网。

空港建设。建成连云港新机场,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完善新机场集疏运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开辟国际国内航线,构建和完善连接国内省会城市、著名旅游城市的航线网络,开辟与日本、韩国等重要入境旅游客源地航班,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拓展,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航空港。

第二节  完善国际运输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国际铁水联运。加密开行连云港至阿拉木图的“连新亚”出口国际货运班列,并经阿拉木图辐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打造直达中亚国家的海铁联运通道。深化及加强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铁路合作,加密“连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班次,壮大国际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进一步深化与哈萨克斯坦铁、欧亚资源等更多国外企业的物流合作,共同开发陆桥及过境运输的集装箱货源,壮大国际铁水联运规模。

加快中韩陆海联运发展。充分发挥中韩陆海联运口岸试点效应,加大对中韩轮渡公司开展中韩陆海联运业务的扶持力度,复航“连云港—平泽”滚装航线。加大对防震性、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特种货源市场开发力度,争取中韩陆海联运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营,启动整车运输可行性研究。加快培育壮大港口甩挂运输龙头企业,做强中韩陆海联运业务,做优甩挂运输业务。加强与中西部物流企业合作,争取中韩陆海联运车辆行驶区域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积极拓展与日本合作,争取开通中日客货滚转班轮航线,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日韩与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战略节点。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公铁水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内外衔接高效的港口立体综合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港区铁路建设,加强港区与外围骨干铁路网衔接。依托国省干线公路网,加快疏港高速、快速或专用公路建设,改善港区公路集疏运条件,实现高速公路直通连云港区,一级以上公路直通赣榆、徐圩、灌河港区。加快构筑畅通高效的海河联运体系,提升徐圩港区、灌河港区内河航道疏港能力。

建设集装箱干线港。打造覆盖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航班体系,开辟和加密集装箱航线航班,形成以国际近远洋干线和内贸干线为重点、以沿海内支线为补充的航线航班体系,实现近远洋航线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国家和地区全覆盖。打造覆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箱源组织体系,推进港口与苏北、鲁西南等直接腹地区域的深度合作,加快直接腹地箱源集聚,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的合作,使“无水港”对洛阳、郑州、西安等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主要城市全覆盖。加强港口物流合作模式创新,推进港口与中亚等地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合作,成为中亚地区国家集装箱出海的主要港口。

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提升集装箱口岸服务效率,适时启动马腰港区整合改造一期工程建设,打造成为集装箱专业化作业区,满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需求。依托临港物流园区,开展集装箱拆装箱、冷链物流等集装箱增值物流服务业务,提升港口集装箱运输服务功能。加强港口物流服务信息平台推广应用,优化口岸服务环境,提升口岸服务效率,以效率提升和服务改善促进箱源集聚。

第二章  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中心,促进双多边合作交流。重点打造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推动建设中哈连云港国际合作中心,放大合作示范效应。加快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建设,积极开展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城市交流合作,扩大连云港在上合组织国家的影响力。

第一节  建设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

依托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加快中哈(连云港)保税仓储、大宗散货交易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港口与综合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或保税仓库的联动发展,拓展保税仓储、国际物流分拨配送、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国际物流和保税功能服务,强化对中亚、东北亚等国家的国际物流服务功能。

推动运输合作向贸易合作拓展。建设江苏省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展换装、分级包装、分拣加工、拆拼箱、物流配送等增值服务,打造多式联运货物互联互通、自由转换、快速衔接的物流平台。构建上合组织跨境电子商务中心、进出口加工产业园等项目,推动双多边贸易加速发展。

推动物流合作向产业合作拓展。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门、能源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哈萨克斯坦小麦、农产品、固体矿产资源合作开发的可行性,推动我市水产企业、新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我省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开拓市场。

争取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升为中哈两国的合作平台。积极申报设立由中哈两国政府主导建设的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中心,建立双边定期沟通协商机制,构建中哈经贸合作、物流合作、产业合作的高端平台。

加强与哈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定期组织运行中欧、中亚集装箱班列。以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为载体,发挥中韩陆海联运、启运港退税等优势,开展宣传推介,加大连云港在中亚、环太平洋、东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影响力,打造中亚、欧洲国家与东南亚国家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

第二节  建设上合组织出海基地

打造物流通道,优化园区空间布局。以物流需求为导向,以基础物流、增值物流、高端物流和公共物流等功能为核心,创新物流设施建设、运营的投资、管控模式,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一核、两轴、两带、多组团”园区空间布局。构建完善的园区集疏运体系,合作推动形成覆盖全国的国内物流网络和直通全球的国际物流网络,打通以新亚欧大陆桥为主轴的海陆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上合组织物流中转出海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连云港收购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项目;推进包含散粮筒仓、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内的铁路装卸场站、保税仓库、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在内的中哈物流合作二期、三期项目建设。提高多式联运衔接水平,促进园区与海河联运、海铁联运、海公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形成层级合理、能力匹配、规模适当的物流运输网络,提高园区的物流处理能力和集疏运能力。

加快物流产业集聚,创新供应链服务模式。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建成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的试验示范园区。打造物流产业链,形成物流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力,发挥物流园区的设施优势和集聚效应,优化装卸和处理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引导物流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内企业的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推进物流多维创新,以“互联网+物流”思维为引领,培育园区物流服务新模式,探索物流新业态,构建体系健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质的园区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上合物流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信息网络。按照园区各板块的功能定位,推进物流与产业联动发展。加大与贸易客户的合资合作,拓展供应链服务范围,实现以贸促运、物流与贸易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推进物流协同服务,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深化园区横纵向一体化发展,加强园区与港口、铁路、水路、公路、货主等企业之间的联盟,开展园区物流联盟协同服务。   

加强国际合作,构建跨境物流合作平台。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通过以点带线扩面的方式,形成面向“一带一路”和环太平洋沿岸国际性合作网络,增强园区辐射能力,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重点抓住中哈全面战略伙伴的战略机遇,提供面向中亚、中欧、日韩和东南亚等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货物中转、国际商贸活动、保税通关等物流服务,将连云港打造为中亚、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服务基地。规划建设针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特色商品的展览、展示、交易洽谈、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商品商贸中心,建设大陆桥产品展览展示中心、中亚国家商贸集中区等功能平台,推动日韩、中亚国家专用物流场站、小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形成联系日韩与中亚、欧洲之间的经济纽带。

第三章  建设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

立足大陆桥,辐射东北亚、中西亚,承接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溢出效应,建设自贸港区、综合保税区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商务功能板块。到 2017 年,国际商务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海洋极地综合体主体建成,航运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到2020年,新增投入150亿元,国际商务中心基本建成,功能配套逐步完善,产业加快集聚,引进境内外知名企业地区总部50家以上,总部楼宇企业总量达500家以上。

第一节  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建设总体要求

完善公共配套。在保持连云新城规划连续性基础上,始终突出高品位、国际化,完善和修订国际商务中心控规及相关专项规划,科学划定功能分区,结合实际有序开发建设。针对国际商务中心的多元需求,坚持本地化和国际化融合、高端性和基础性服务并重,集中提供办公和生活服务,完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才、治安等社会服务,形成标准化和特色化并举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校,打造特色教育新高地。完善国际商务中心与周边区域交通网络,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构建便捷高效、内外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

发挥政策优势。制定国际商务中心发展扶持政策,广泛吸纳各类资源要素,尽快形成资本、信息、人才等汇聚高地,建立和完善招商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大力引进金融、商贸、商务、管理等领域高端人才,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人才引进离岸模式,建设市外向型经设运营的人才支撑。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类自贸区”运行模式。提升商贸便利化水平,深化大通关体制改革,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功能,推动陆桥沿线口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实现通关便利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贸易管理制度改革,推出负面清单管理办法,促进商贸要素通畅流动,提高商贸效率,形成商贸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发达、信息化程度较高、政府廉洁高效、人居环境舒适的商贸环境。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建设重点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依托连云新城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建设,重点拓展港航服务、对外贸易、商务会展、休闲旅游、信息发布、金融服务等功能业态。加快航运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一关两检”等口岸单位入驻,加快航运“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完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商贸营运中心建设。鼓励引导知名企业总部、物流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或其分支机构入驻。加快商务展示中心建设。加快日韩、澳洲、台湾、中亚等国家(地区)酒类、国际名品等主题展示交易馆建设,形成“跨境电商+物流通关+保税仓储+保税展示销售”的“四位一体”运营模式,积极发展港口会展经济。加快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集群聚集,不断健全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整合东部城区旅游资源,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加快信息发布中心建设。推进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和运营系统,建设大宗商品及资源现货期货交易中心。

第四章  全面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

立足连云港,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全方位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徐圩新区为先导区,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到2020年,示范区全面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功能更加完善,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充分发挥,面向中西部地区的合作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产业合作层次进一步提升,促进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第一节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重点

科学界定功能分区。适应中西部地区开放合作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功能分区,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区。布局在连云港港和相关的物流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集国际运输、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临港加工、交易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产业合作功能区。布局在徐圩新区和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建设服务中西部地区的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承接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和日、韩等国家产业转移,打造东中西产业合作的集聚区。商务服务功能区。布局在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和徐圩新区。进一步完善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的服务功能,配套建设徐圩新区云湖商务核心区,打造面向中西部地区的商务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中西部地区的能力。科技和人才服务功能区。布局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徐圩新区。重点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撑产业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打造面向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和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东中西科技和人才的合作交流。生态功能区。布局在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徐圩新区以及主要河流、公路、铁路沿线。重点建设开敞绿色生态空间和防护隔离林带、生态隔离区,加强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优美的滨海景观,着力打造低碳生态功能空间。

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完善开放服务功能。围绕打造中西部地区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推进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整合发展,完善服务周边地区及内陆腹地的保税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建设面向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集中采购平台和连接中西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鼓励国外大型企业在示范区设立区域性总部和研发生产、采购配送、商品交易中心,并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分支机构。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与中西部地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支持大陆桥沿线重要城市共建共用连云港港。进一步提升连云港港口通过能力,重点实施深水航道疏浚工程,根据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建设矿石、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打通陇海兰新铁路客运通道,进一步提升新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能力。规划建设疏港铁路及集装箱办理站,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铁路集装箱运输。加强徐圩新区铁路支线、骨干公路、内河航道建设,提高对外运输能力。健全口岸“大通关”体系,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在大陆桥沿线节点城市合作建设物流场站,大力发展海铁、海陆等多式联运业务。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口岸的作用,加强港口、铁路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设具有通关、物流、商务等应用功能的大通关信息平台。

完善合作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鼓励国内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示范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积极引进一批高级金融管理人才,建立便捷高效的资金结算、票据贴现、证券发行、信托投资和保险等投融资服务体系,为中西部地区企业发展进出口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完善商务服务功能。在连云港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重点建设航运交易市场和口岸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中西部地区驻连云港办事机构集中区。在徐圩新区云湖商务核心区建设大陆桥沿线地区产品展示展览中心,组织开展面向中西部地区的会展活动。完善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功能。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引导科技研发和中介服务机构集聚,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相互转让先进适用技术和专利、商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筑服务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技术合作和交易平台。完善人力资源合作开发功能。加大大陆桥沿线地区人力资源合作开发力度,通过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培训基地,提高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人力资源跨区域合理流动。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建设产业合作基地。建设进口资源加工基地。鼓励利用临港产业园区与中西部地区进口资源深加工企业合作建设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精品钢材等加工基地,降低物流成本,形成紧密型产业链,增强中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建设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利用现有港口条件,大力发展海铁联运,鼓励中西部地区外向型企业在示范区建设出口产品加工分装、装备制造出口组装等专业化生产加工基地,为大陆桥沿线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建设产业承接与转移基地。积极承接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重化工业转移,建设临港产业基地。依托现有高技术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辐射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

加快现代临港型产业基地建设。按照园区功能定位,加快实施石油化工、精品钢、油化盐化、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徐圩港区对产业的支撑作用。集中精力打造石化、精品钢两大大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启动4000万吨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快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钢产业基地。争取省内沿江地区钢铁产能向徐圩新区转移,加快推进珠江钢管双金属复合板卷管一体化生产线建设,2020年形成一体化产业规模;加快推进380万吨管线钢管项目。

构建功能完善的对外开放载体平台。加快打造集聚优质和高端资源要素的保税、物流、滩涂开发、农业合作等开放合作体系。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为大陆桥沿线地区进出口业务提供大宗商品展示、集散以及分拨配送等服务,构建服务中西部地区开放的重要载体。加快“丝路国家展贸中心”建设,到2020年,建成集展示贸易、物流仓储、集中采购、商务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为东中西区域经济互动、丝路沿线经贸及物流发展搭建起良好的交易渠道。加大徐圩省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申报力度,到2020年,全面建成新型的绿色、低碳、生态临港产业试验区启动区。推动徐圩新区东辛农场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一带一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完善大陆桥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功能配套。加快多式联运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对中西部沿线地区开放服务功能。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与合作交流。拓展跨境租赁合作。加大与哈萨克斯坦的政企交流合作,定期举办中亚商贸展会,探索开展面向中亚国家的大型机械设备销售与跨境融资租赁。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拓展与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应急救援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合作,着力打造集海、陆、空为一体的海上救援培训基地。尽快启动实施集消防指挥、医疗救援、应急疏散和环境监测等为一体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新区产业发展提供安全救援保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与中西亚国家体育、文化交流渠道。

第五章  建设对内对外开放新高地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思路,拓展对外开放布局,向西加快开放步伐,向东提升开放水平,在全方位参与国家战略中打开全市对外开放新局面。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一带一路”陆海交汇点的独特优势,努力扩大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推进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

第一节  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物流、商贸、会展、金融、旅游、创意功能,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服务体系。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推进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充分发挥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各类园区的开放主阵地作用,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整合现有的陆桥公共保税仓库、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资源,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争取自由贸易港区。搭建区域性国际商品交易平台、综合类大宗商品加工和中转电子商务平台。推动赣榆、徐圩港区口岸正式开放和灌河港区临时开放,港口对外开放泊位达到60个。争取恢复连云港整车进口口岸功能,建成国家进口药品口岸城市。加强与境内外口岸的战略合作,试行中韩海关、检验检疫结果互认和贸易货物数据交换共享。推进与日韩海上和空中通道建设,争取开通至日韩国际直航。建设中韩(连云港)陆海联运试点口岸,发展国际甩挂运输业务。

加快“类自贸区”建设。学习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广通关、检验检疫新制度。进一步简化进出境货物通关、转关和过境手续,提高口岸运输效率,降低连云港港口综合商务成本,深化“三互”、“三个一”试点工作,用好启运港退税政策。建立口岸物流联检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建设具有陆桥特色的连云港电子口岸,加快“单一窗口”建设,逐步将海事、海关、检验检疫、边检、工商、税务、外汇、港口、大陆桥运输等与贸易相关管理部门业务纳入口岸“单一窗口”,争取实现省市两级平台与陆桥沿线省区电子口岸的信息共享。

推动金融服务便利化。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发展国际航运价格衍生品,搭建物流企业与银行的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深入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探索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组建专业物流金融公司,提高物流金融服务效率。推动设立国家开发银行连云港分行,争取国外金融机构在连云港设立网点或分支机构。开发港口项目融资、地主港融资、港口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模式,为航运业发展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研究与自由贸易港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组建连云港有色金融期货交易中心,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

扩大投资领域开放。实行开放式准入政策,放开竞争性领域投资,政府最大限度退出竞争性领域投资。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允许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介入。搞活基础性领域投资,改革公益性领域投资。推动现代物流、航运服务、海陆联运、海公铁联运、跨境旅游、医疗教育、金融、商贸等服务业领域逐步扩大开放,降低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鼓励外资进入金融市场。支持有优势的外资企业设立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共同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制。

拓展区域合作。深入研究连云港服务苏北地区的贸易便利化、货物通关便利化政策,推进苏北五市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实施“进口直通、出口直放”政策,出口货物取消口岸查验、进境箱装货物直接转检,进一步降低苏北五市自连云港口岸进出境货物的查验率,支持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推进与长江经济带的融通,发挥海河联运优势,畅通与长江经济带的内河联系。

第二节  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争取上合组织部长级会议、双多边各领域工作会议在连云港召开。开展与上合组织、中西亚国家城市交流合作,建立与上合组织秘书处及中西亚国家商会、友好协会、驻华使领馆等政府机构和国际友好组织的工作联系,争取中西亚国家在连云港设立办事处和商务机构。加强与中西亚国家新闻媒体交流,探索开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客运专列,扩大连云港在上合组织和中西亚国家的影响。加强与日韩等知名船公司的合作,做精做优中韩客货滚装班轮航线,争取开通中日连云港客货班轮航线,构建与日韩便捷旅游通道。加快建设日韩商品交易中心,参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示范区建设,不断扩大对日韩的经济合作成果。精心筹办论坛展会,扩大“连云港之夏”、“西游记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影响,重点打造“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连云港)”品牌,加快推进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连云港)永久会址及“一带一路”国际执法安全培训和研究中心建设。

加强产业合作。拓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开放功能,吸引日韩、中西亚国家及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和企业,以“区中区”、“园中园”的形式共建园区和产业合作基地,加快中德、中日产业园建设。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上合国家进出口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有色金属制品及机械设备类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平台。

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将产业优势与国际市场需求相结合,围绕新能源装备、光伏、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国家(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投资推介、项目对接、企业洽谈等国际投资促进活动,创新对外合作机制,加快资本、技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支持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等成套技术及设备的输出,提升区域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支持和鼓励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领域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化创新,与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开展联合研发,在境外设立或参与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加强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法律援助、跨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平台建设,为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综合性服务。打造区域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领军企业、重大科研机构等为主体,建设中外联合实验室、中外联合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提升人才、科技、资金的集聚能力,加快引进和转化国际先进技术和成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0项。



第三篇  立足沿海地区,科学规划推进

临海经济带建设


江苏省沿海地区“十三五”时期重点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打造10-20公里左右的临海经济走廊,整合沿海100公里腹地空间资源,推进1000公里黄金海岸线开发建设,实现沿海及周边地区生产总值新增1万亿元以上。  

围绕全省沿海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推进我市临海经济带建设。连云港市沿海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临海高等级公路、沿海高速、204国道、242省道、海滨大道、通榆河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铁路自北向南贯穿我市沿海地区,是连云港沿海发展的前沿和主阵地,是促进产业布局发展的集聚轴和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轴。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连云港市临海经济带,对于区域内港口做大做强、产业集聚转型、城镇功能完善,进一步加快打造江苏沿海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优化临海经济带发展空间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结合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适度扩大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农村居住空间,保障生态空间,实现国土空间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第一节  空间布局

临海经济带的空间布局。以沿海交通干线为主轴,以沿线经过及辐射的港口、临海开发园区、重点临海城镇为节点,重点建设“4港、6镇(新城)、9园区”,即赣榆港区、连云港区、徐圩港区、灌河港区等4个港区,柘汪镇、海头镇、连云新城、燕尾港镇、圩丰镇、堆沟港镇等6个临海重点城镇,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园区、赣榆经济开发区、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市开发区、连云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国家东中西示范区(徐圩新区)、灌云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市化学工业园区等9个临港产业园区,着力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临海产业集聚带、临海城镇发展带和临海生态环保示范带,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集聚集约和城镇核心竞争力提升。

第二节  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临海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和传统要素形成新组合,实现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发展转为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临海经济带产业转型与升级需要依靠创新汇聚融合高端要素、依靠创新培育发展高端产业,依靠创新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开放发展战略。连云港作为港口城市具有天然的开放特质,临海经济带作为连云港实施陆海统筹,联动东中西的重要载体,将进一步秉持开放理念,积极融入互联网+战略,加快建设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由贸易港区、临海新型产业基地,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集聚发展战略。推进临港产业园区集约、集聚发展。争取设立省级赣榆港经济开发区。园区是产业集聚的平台和载体。园区建设坚持选准发展定位,突出主导产业,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和功能提升出发,主动对区域位置相邻、功能定位相仿、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相近的园区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投入与产出比,加快产业的集聚速度。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发展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实现临港经济带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临海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发挥临海区位优势,以临海高等级公路为基本发展轴线,以沿海的港口、工业园区、城镇为载体,明确功能定位,发挥超越各要素自身单独作用的整体效应,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集聚集约和城镇核心竞争力提升。到2020年,力争建成运行高效、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亚太地区重要国际物流枢纽和资源配置枢纽,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由贸易港区和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产业实现集群集聚发展;培育和引进促进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临港现代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基本建成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初步建成生态优美、产业友好、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临海城镇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临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章  加快推进临海经济带建设

发挥连云港临海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临海产业集聚带、临海城镇发展带、临海生态环保示范带,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和城镇核心竞争力提升。

第一节  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

按照全市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的总体部署,以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为战略重点,着力优化港口总体布局、提升基础设施等级、拓展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提高港口市场主体活力、推进绿色智慧港口建设,促进港口综合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更好的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经济产业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连云港区是主体港区,承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一带一路”交汇点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任,以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集装箱干线大港为目标。徐圩港区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港口与大型临港产业的港产联动,为后方临港产业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释放港产联动效应,重点服务大型临港产业和承接连云港区功能转移,承接沿江产业向沿海转移。赣榆港区着力提升服务周边市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以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散货(含 LNG)和建筑材料等运输为主。灌河港区是产业港,主要服务灌云、灌南临港产业及内陆腹地,大力发挥海河联运功能,主要以散杂货、化工品运输、集装箱为主,兼顾修造船和内河集装箱功能。

第二节  构建以临港新型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体系

以临海的开发园区为载体,构建“一带四区”空间布局:沿海特色农业发展带、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徐圩板桥片区、灌云灌南临港片区、赣榆临港片区。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圩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临港基础性工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沿海特色农业,打造集中度高、关联密切的沿海产业集聚带。沿海特色农业发展带。依托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引领沿海特色农业现代化。滨海渔业休闲观光区实施“一村一品”、“一片一特色”的规模化发展战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合作功能区,也是扩大全市工业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承载区,统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市新兴高端产业示范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徐圩板桥片区以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为主导功能,建设为先进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精品钢基地和新型盐化产业基地。灌云灌南临港片区以精细化工、金属材料及制品、清洁能源、再生资源、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制造为主导功能,放大和彰显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赣榆临港片区以服务周边区域经济和港产城联动发展为主,柘汪临港产业区(含石桥镇)是连云港北翼的临港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海洋产业。

第三节  构建以临海重点镇为支撑的城乡统筹发展体系

临海经济带内重点临海城镇组团包含柘汪镇—海头镇组团、燕尾港镇—圩丰镇—堆沟港镇组团、连云新城组团。围绕“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魅力”的目标,坚持老镇区整治改造与新镇区规划建设并重,提高重点培育小城镇发展质量,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壮大临海特色镇,打造布局合理、特点鲜明的临海城镇发展带。强化规划设计引导。加强重点培育小城镇规划编制,通过规划设计引导,提高城镇建设品位,做到特色鲜明、整洁美观,塑造鲜明的城镇特色。进一步完善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整体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强镇区公园、公共绿地、道路绿化、滨河绿化等建设,形成层次丰富的镇区绿化景观,构筑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第四节  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生态环保体系

加大临海生产生活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以低碳、绿色、循环、高效为主旨,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临海生态环保示范带。编制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确定全市海岸的基本功能,加强岸线分级分类管理,逐步建立以海岸基本功能管制为核心的管控机制。统筹和整合海岸线资源,细化落实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等指标。持续推进沿海化工园区环境治理,加快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抓紧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整治,不断减少城区污染,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引导临海产业优化布局和集中适度规模开发,提高岸线单位长度的投入产出率,鼓励离岸、人工岛式围填海,最大限度提升岸线利用效率。加强海岸生态修复,做好朱蓬口、埒子河口、临洪河口等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重点对赣榆新城、连云新城等城市生活岸段、西墅至大板桥闸基岩岸段、部分旅游岸段及秦山岛、连岛等砂质性岸滩开展整治修复工作,保护及恢复海岸生态系统,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第四篇  完善综合功能,加快以港口为重点的

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构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为重点,突出综合发展、联动发展,强化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岸口服务功能,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600万标箱。

第一章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升港口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为基础,以提升码头设施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方向,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支持保障系统为支撑,有序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到2020年,完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亿元,全面实现“一体两翼”港区深水航道通航,连云和徐圩港区具备3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赣榆港区具备15万吨级船舶靠泊条件,灌河港区配套5万吨级航道。 

第一节  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连云港港扩容工程,加快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成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实现30万吨级航道通达连云、徐圩港区,建设赣榆港区15万吨级和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建成徐圩港区防波堤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到2020年,完成建设投资130亿元,其中进港航道90亿元,防波堤10亿元,围堤及陆域形成30亿元。

第二节  加强码头设施建设

    结合临港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以专业化深水泊位和10万吨级以上泊位为重点,有序推进码头设施建设和改造工程。完成建设投资200亿元,新增万吨级及以上泊位30个,5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个,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2个,15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个,3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个,新增综合通过能力1.1亿吨。

第三节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以连云、徐圩港区为重点,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公铁水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内外衔接高效的港口立体综合集疏运体系。到2020年,完成集疏运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

铁路集疏运。依托外围骨干铁路网,加快进港铁路支线建设,加快推进旗台液体散货区内部铁路专用线、上合组织铁路专用线、徐圩港区铁路专用线、赣榆港区铁路专用线等进港铁路专线建设,建成连云至连云港东增二线,完善港口铁路集疏运体系。

公路集疏运。依托外围国省干线公路网,加快疏港高速、快速或专用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徐新公路和S509、S401、S402、S245等一批疏港干线公路建设,改善港区公路集疏运条件,提升港区集疏运能力,支撑服务港口与临港产业、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 

内河集疏运。开通连云港至淮安、扬州、长江沿线港口的内河航线,形成西连京杭大运河、南接长江的内河干线航道网,提升内河水运疏港能力和海河联运水平,构筑中西部货物从新亚欧大陆桥经连云港进入长江干线的物流通道。依托连申线、灌河、徐连运河等内河航道集疏运通道,推进内河转运泊位建设,构筑畅通高效的海河联运体系。

第二章  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实现4G深覆盖和5G试点部署,统筹规划物联网和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统一高效的泛在网络,更好地发挥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效益。

第一节  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实施“智慧沿海”工程,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安全、可靠的基础网络。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城镇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建成高质量的宽带网络,园区和企业宽带接入能力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市高新区、市开发区大数据中心等载体建设,统筹规划物联网和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发挥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效益。加大数字电视网络整合力度,实现整体转换和网络升级,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城市能源、给排水、交通、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感知化建设。加快推进公共视频监控平安“天眼”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社会监控图像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技术兼容、联网共享、城乡一体、运行规范的公共视频监控网络。推进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科研等专业数据库建设,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居民生存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服务。培育信息资源市场,鼓励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

第二节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建设

强化互联网安全管理,建立网上身份认证(实名)制,强化互联网运营商和联网单位的信息安全的管理职责。落实“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应用背景下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建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与信息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工作机制。落实基础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数字认证、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规范重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工作,加强网络经济活动中违反信用行为的惩戒制度建设。提升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和应急处理能力,掌握信息安全主动权,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章  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

提高水旱灾害防御和防洪减灾服务能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安全的保障能力,改善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和水生态水环境状况,重点保证沿海地区港口建设、产业发展的用水需求,基本建成与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求相适应的区域水资源供给体系。

第一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协调城乡防洪排涝、引调水工程建设,提高水利综合保障能力。加强区域治理、城市防洪除涝建设,完善流域、区域、城市相协调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加强灌河、蔷薇河、古泊善后河等区域骨干河道、其它重要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强洼地圩区治理,整治入海河道,争取实施埒子口治理工程。完成病险水库和大中型泵闸加固改造。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增强产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重点推进东门五图河治理工程、灌北干渠治理工程、徐圩新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灌云城区应急水源地等重点工程。提高通榆河供水保证率,推进实现常年稳定供水。实施城市防洪排涝和海堤巩固工程,加强园区防洪除涝体系建设。

第二节  提高防洪减灾服务能力

加大区域和城市防洪除涝治理力度,基本建成与淮沂沭泗流域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和城市防洪除涝减灾体系。重点保证沿海地区港口建设、产业发展的用水需求,推进北调江淮水沿线清水通道建设,初步解决市区及各县县城的尾水出路问题,基本建成与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求相适应的区域水资源供给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改善水生态水环境状况。

第四章  加快能源和电网建设

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以满足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促进智能互联为目标,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配电网络设施与服务体系。

第一节  建设沿海能源基地

推进田湾核电续建工程,二期工程3、4号2×100万KW级核电机组投产发电,三期工程5、6号2×100万KW级核电机组稳步建设。建设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华能燕尾港2×100万KW超超临界电厂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华电赣榆2×400MW(F级)燃机发电,开展赣榆华电2×100万KW超超临界电厂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华能灌云海上风电、灌南东方大唐风电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华电赣榆LNG接收站工程。建设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和连云港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把连云港市建设成在省内、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装备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开展城乡配电网改造计划,全面解决配电网薄弱环节。实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专项建设行动,初步形成公用与私用并举、城市与交通干线联通,智能、便捷的充电网络。到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0万KW以上。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电网

建设电源容量充足、系统安全稳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电网。到2020年,具备满足5050MW负荷水平需求的供电能力。建成锡盟-泰州800KV直流特高压电网连云港段。加快500kV电网建设,使之成为主要输电通道。加快220kV和110kV变电站布点,加强220kV电网结构,110kV电网接线模式逐步规范化、简单化,形成“强简强”的电网格局。注重近期建设改造与远期规划相衔接、建设和改造相结合,按照“升压、增容、换代、优化通道”的要求,解决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做好新增量配售电改革试点工作。


第五篇  坚持产业强市,建设临港新型产业基地


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升级与需求升级协同推进,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业规模,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章  建设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坚持“工业立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化解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出清小冶金、小化工等行业的“僵尸企业”,构建具有港城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沿海新型临港产业基地。

工业发展目标。2020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医药三大优势产业累计实现产值50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000亿元;冶金、食品、基础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累计实现产值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

第一节  优先发展三大优势产业

优先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吸引苏南及沿江地区绿色先进的重化工项目向我市转移升级,完善石化产业链布局,集群化、差异化发展非燃料型产品炼化产业,依托徐圩新区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推进连云经济开发区融入徐圩新区发展。以徐圩新区、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为核心的重化工产业集群为基础,重点突破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扩展和延长原油加工、烯烃、芳烃、聚酯等高附加值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高品质汽柴油、PTA、PX、乙烯等产品,推进高性能橡胶、高性能树脂、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化学助剂等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到2020年,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打造“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省级重大创新平台+企业自主创新平台”的创新平台发展体系。争取1-2家国家级或省级装备制造创新中心落户连云港。重点发展海上油气回收装置、智能流体装卸机器人、新型钻井平台、海洋工程作业船、海上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海洋油气储运板管等海洋工程装备。突破绿色高技术船型研制技术,研发动力及传动系统、通讯导航定位系统、电子电控系统等海洋工程及远洋船舶关键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智能化开采成套装备、智能切割机器人、船舶焊接机器人、水下除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面向机械制造等行业需求,开发金属浇铸机器人、全自动压铸机器人、金属锻造机器人等机械人生产线,建成省内知名的机器人生产基地。加快开发新型绒类织物智能一体机生产线、全自动平网磁棒印花机等产品。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着力提升变速箱、传感器、ABS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和水平,增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一代大件运输用多轴线专用车、矿用特种车、运输专用车等。重点发展铝合金油罐车、LNG液态低温常压天然气运输罐车、CNG气态高压常温天然气运输罐车等高附加值特种物流装备。围绕大型高效智能和轻便智能装备领域,开展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和应用基础技术研发,建设耕整机、旋耕机、播种机、除草机等现代农业设备生产线,形成产业化生产。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7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加快发展新医药产业。建设国家新医药重要产业基地、国家医药创新中心,做大做强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医药、医疗产业。推进新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 建设“防、治、养”一体化的新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加快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突破一批生物技术药物的长效制剂、靶向释药、生物药物提取及中间体产品升级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制新型抗肿瘤、心血管系统、抗病毒感染、糖尿病及手术麻醉等化学创新药物。重点开发抗肝炎、抗肿瘤、抗呼吸感染等创新药物。重点开发心脑血管、抗病毒、骨伤科和妇科等疾病的创新性中药和天然药物。重点发展中药数字化提取精制技术,中药化学基础与分离工程技术,现代中药功效相关质量控制技术,鼓励企业开展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与培育。鼓励中药企业健全和完善中药种植、研发、质控、管理等体系,进行跨业发展,向日化、保健、健康评估等相关行业延伸,构建新的复合产业。加快发展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重点发展适用于基层的智能化、小型化、家庭化、网络化、数字化医疗康复仪器。发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加快开发药用新型塑料和合成橡胶原材料等高值医药包装材料。加强保健品和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及诊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健康产品的研究,为公众健康水平的提供新型健康产品。到2020年,新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以上。

第二节  培育壮大三大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建设新材料及资源深加工基地,以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载体,加快发展高性能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新材料产业。提升碳纤维、硅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技术与产品方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推动碳纤维自行车、碳芯电缆、风电叶片以及各种体育休闲产品等纤维材料后道产品发展。开发生产石英晶体产品、新型电光源、硅微粉和碳化硅微粉等为主的优势产品、高精尖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和板材的多晶硅材料、单晶硅材料、电子芯片、光纤预制棒等。发展高纯结晶硅微粉、熔融硅微粉、活性硅微粉、超细硅微粉等产品。围绕光伏材料的开发生产,依托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完善光电能源整套产业链条,规划建设硅产业精、深加工园区。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努力形成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高效率低成本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提升太阳能硅材料的质量和供应能力,延长和整合光伏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性能壁挂式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开展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商业化探索,发展中高温太阳能储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电冷三联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向末端用户提供“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等产品+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加快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转变。重点发展高速齿轮(箱)、叶片、塔筒、柔性塔架、主轴等关键配套件的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重点发展6MW及以上直驱型海上风电机组,发展海上风机安装工程装备及技术,构建产学研一体的风电装备研发体系,将连云港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风电装备自主研发制造基地。稳步推进田湾核电站、抽水蓄能调峰电厂建设,培育发展核电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及核电余热利用产业。推进生物质沼气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建设生物质燃料热点联供示范工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培育发展秸秆草腐菌、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项目。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培育壮大新信息技术产业。引导集成电路封装材料、行业软件和“互联网+”应用等细分领域的发展,以市开发区、海州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东海县国家级硅材料产业基地、灌云县电子电器产业园等为载体,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材料、消费类电子、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光源及关键材料等电子信息制造业,打造省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基地。依托市科创城软件园、杰瑞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对接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计划,重点发展港口物流、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外贸等行业应用软件,鼓励软件研发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工业生产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打通研发和应用的关键环节,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建成全市大数据中心和市开发区专业化大数据中心。以我市物联网产业在“智能医护”和“智能交通物流”港口等领域的应用为示范,支持物联网产业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开展定制化物联网应用服务,深化物联网技术对于传统行业生产线的改造提升、企业生产管理、产品跟踪服务等不同环节的应用,全面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到2020年,新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00亿元。

第三节  提升改造三大传统产业

提升改造冶金产业。稳固和提高新型钢铁产品质量、附加值、市场占有率,以精品化发展导向,以优化布局、联合重组、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为重点,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大型精品钢基地。重点发展高铁等重大装备用高品质轴承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耐热钢、汽车等制造业用高档齿轮钢、航空航天零部件用特殊钢、高档数控机床用特殊钢、核电机组用特殊钢、工程机械用高强度高硬度合金结构钢、高温合金及特种合金材料,特种合金钢管、银亮材、精密冷带等深加工产品。重点推进高性能、高强度、高附加值的合金钢、关键金属材料、冷轧薄板、涂镀层板、专用宽厚板等优质产品及其系列深加工项目。围绕临港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特种高压管件,高压锅炉用管件,电厂核电站压力容器用高压管件等不锈钢特种专用管件;耐腐蚀的化工机械、环保处理设备;海运用冷藏箱、特种冷藏车厢等各类不锈钢冷藏箱设备。推动镍合金、铬合金、冷轧硅钢、不锈钢等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合金钢产业。到2020年,冶金产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

提升改造食品产业。逐步提高绿色有机化、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的比例,进一步壮大和拓展“老字号”食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工艺水平,建立优质稳定的粮油深加工原料基地,培育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以小麦、大米、大豆、杂粮为主的粮食加工,稳步发展大豆油、米糠油等为主的油脂加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特色经济区域集群,实现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提高市场占有率。坚持“品种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连锁化”的发展原则,稳步推行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冷鲜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逐步提高熟肉制品的比重。依托丰富的海岸线和河道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加强科技研发,注重品牌培育,引导水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现代技术、质量效益转变,重点发展优质鱼、虾、贝、藻、紫菜和海珍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利用海藻、鱼油、鱼骨等海产品,大力发展低盐、低糖、富含微量元素的海洋保健食品。推广应用连续真空冻干、无菌灌装、果蔬功能成分分离萃取等先进工艺和设备,重点开发果蔬功能产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新型果蔬加工产品,大力提高果蔬资源利用率。到2020年,食品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

提升改造基础化工产业。按照“绿色、生态、节能”的发展要求,发展低碳、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开发一批功能化、高性能化、专用化、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依托灌云临港产业园区、灌南堆沟港化工园区,建设化工基地,综合利用园区的热能、环保资源,研究开发一批农药新产品,发展香料、染料及其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农药及其中间体、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精细化工项目。依托板桥盐化油脂循环科技园载体,发展节能环保低碳型的盐化工产业集群,建成三吉利循环产业园。围绕海水综合利用,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开发生产溴、镁、钾等精细化工产品。建设生物化工产业基地,推进应用乙醇脱水制造生物乙烯生产技术,积极发展高附加值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重点发展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酶制剂等,突破生物质燃料、绿色生物合成技术。研究开发生物基化工材料、生物医药和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和产品。到2020年,基础化工产业实现产值700亿元。

第二章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集聚化、高端化这服务业发展方向,按照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提高比重、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实现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开放突破,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服务业发展目标。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年均增长10%以上。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突破40%。

第一节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大港口发展格局,努力提高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推进连云港港由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变、由吞吐港向增值服务港转变,由区域大港向区域强港转变,推进连云港国家级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加快航运要素市场集聚,以培育建设大宗货物交易中心、海淘网为突破口拓展港口物流市场,延长港口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物流供应链价值。积极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信息、航运服务链整合、航运配货配时、海事仲裁等为主的高端服务业,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服务中心。恢复连云港港成为商品整车进出口口岸,发展汽车滚装物流服务。推进“港站一体化”,实现铁路货运站与港口码头无缝衔接。加快打通烧香河至骆马湖河道,扩大河运腹地,充分发挥连云港海、陆、铁、河、空各种优势运输资源集聚的特点,完善资源互通,提高多式联运比重、增强联运方式间的对接度。通过内陆运河连入长江运输体系,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有效衔接。发挥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精益化、个性化服务的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鼓励承接采购、销售等相关外包服务,搭建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和集拼分拨管理平台。提升冷链物流能力,发展冷链物流服务业。整合优化城市配送网络节点,优化中心城区物流的交通组织和管理,逐步形成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第三方物流业务量占物流业务总量30%以上。

优先发展旅游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化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和旅游市场知名度,把连云港市打造成为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国际滨海旅游名城。推动5A景区创建和景区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进一步提升大花果山、大锦屏山、大伊山、文化旅游区、连岛国家海洋旅游度假区、海上云台山景区、西墅湾休闲旅游度假区、东海国际水晶城旅游区、东海温泉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的带动性,拓展景区服务内容。提升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站点与城市、景区的交通衔接水平,打通山水海旅游便捷通道,实现连云港特色景区间交通的深度对接,提高景区间的融合度,提前规划高铁车站与城市、景区的交通衔接。美化、亮化连云港港湾,提升观赏性,尽快推出夜游港湾项目。实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培育体现连云港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加大对汤沟酒、汪恕有滴醋等中华老字号纪念品的开发力度,推进东海水晶、灌云豆丹、花果山凤鹅等地方特产旅游产品化。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实现城市旅游形象和国际国内知名度显著提升。

优先发展商贸流通业。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以“互联网+”模式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提档升级,促进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基础的无店铺销售、3D网上商城、APP项目、网上订餐、网上菜市场等电子商务应用。加快发展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采购配送网络,鼓励会员制销售与“现购自运式”连锁超市的发展,逐步替代传统摊位制市场产品交易方式。加大创新力度,丰富现代商贸发展业态,鼓励城市综合体建设。鼓励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业态发展,引导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代理配送、平台采购等现代化商贸手段开展经营活动。培育壮大流通企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组建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整合资源产业链,结合区位优势融合生产企业共同“走出去”开拓域外市场,支持我市鼓励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型外贸等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做活跨境商品流通。促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中小流通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联合采购,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营销和服务水平。鼓励流通企业开发自有商品品牌,保护中华老字号,推进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到2020年,连云港市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400亿元。

第二节  创新提升重点产业

创新发展商务会展业。完善商务服务体系,拓展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专业门类,完善发展机制,构建种类齐全、功能完善、分布合理、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新型业态,吸引各类企业总部区域中心及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信用评估、认证认可、广告会展、租赁等商务企业的入驻。适应未来城市的交通大发展而带来的会展业发展机遇,加大展馆配套设施投入力度,提升区域会展服务的承载能力,拓展连云港工业会展中心、大陆桥国际会展中心及海州湾会议中心功能,推动展览设计、装饰装修等会展服务业发展,推进承接高层次、多种类、大影响的会展项目,打造1-2个国际性品牌展会,吸引国际知名展览企业开设分支机构和合资企业,借会展推广城市宣传,拓展商务合作渠道。到2020年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达到120家,营业收入达到200亿。

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突出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业,推动重点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加速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将技术开发部门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开发中心或研究开发院,独立承接研发设计业务。积极发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环节的服务。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扩大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共享范围,使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可低成本获得基础信息资源。优化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国家级质检和技术中心,开展认证计量、技术培训、标准化等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建设具备技术咨询评估、成果推介、融资担保等多种功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新型转化实体,发展创业投资、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

创新发展金融保险业。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依托我市现有金融保险证券业分布相对集中的优势,强化金融保险集聚区的建设,打通金融企业间的横向联系,推动建设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搭建共有共用服务平台,形成金融合力,降低融资成本,盘活银行资源,增加资金供应。在东部城区适时建设航运金融服务中心。完善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在金融服务中心搭建金融与实体经济对接服务功能,定期、不定期开展对接服务,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对接常态化。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出具有我市特色的水晶产品质押、物流合同质押等专业性金融产品。大力发展航运金融、网络金融、融资租赁、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服务产品。依托海淘网建设推出人民币与主要外币在岸汇率结算。支持企业扩大境外投资,拓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鼓励保险业针对服务业各行业的特征,积极推出相关的保险产品,结合我市服务业产业发展特点,重点打造航运保险产品、物流合同贷款保险产品等特色保险产品,在促进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提高其他行业的发展动力。2020年末保险企业达到50家,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120亿元。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于连云港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脉络,积极传承、保护原有的历史文化基因,结合现代化文化创意手段,推出深烙连云港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极具连云港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动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化,推动连云港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市场化,进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作为唯一一座与四大名著、《镜花缘》、《儒林外史》等古典文学有渊源的城市,强力打造以特有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古典名著文化体验集聚区。结合海州古城、新世界文化城、科创城、杰瑞科技创意产业园、赣榆老街、民主路老街、连云老街等资源,发展以设计服务、影视动漫为核心的数字内容产业,打造原创影视剧制作基地。结合我市东海水晶的独特资源优势,壮大发展兼顾宝石、半宝石的水晶文化产业聚集区。在现有水晶市场、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水晶博物馆基础上,建设国家级水晶文化产业园。依托于我市独特的路桥文化基础,深度挖掘“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文化商业风情街、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品的展示和交易,培育文化市场、促进国际文化产业化。逐步将我市打造为“一带一路”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汇中心、融合中心。到2020年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超过540亿元,其中带动第三产业增长超过500亿元。

培育壮大依托互联网的相关产业。依托我市“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区位优势,聚焦国内外进出口量大的能源产品、基本初级工业原料、大宗农产品等领域,打造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交易互联网平台。鼓励和支持中国网商供应商平台、中国运动户外网、中国紫菜网上交易服务平台、一应云服务平台等一批平台经济企业做强做大,发挥行业示范带头作用。立足我市特色产业,发挥我市产业优势,规划建设新丝路物联网、中国生命健康网、中国水晶网等特色互联网平台。突破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启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依托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的保税功能,建设海淘网,优先发展中韩跨境贸易合作,构建跨境电商业务体系。积极探索海外仓储等贸易主体建设,规避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风险。建立和完善海外商品通过电子商务进口的报关、报检和纳税等工作机制,规范发展海外电商代购业务。重点支持亚欧大陆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市场和企业,推动我市特色优势工业品、农林水土特产、服务产品等商品的网上销售。重点支持建设销售特定商品或针对特定消费人群的专业化网络零售平台,做精做透网络零售业务,着力培育天马网络、指尖商城等一批行业细分并辐射全国消费市场的网络零售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行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到2020年,网络交易额超过500亿元。

培育壮大健康服务业。加快构建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鼓励社会资源兴办养老机构,引导各类所有制投资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推进光伸高档养老、花果山生态颐养等一批社会化养老项目的建设,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统筹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连云新城加快发展康复疗养、医疗美容、养老地产、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精品购物等健康产业发展,打造高端健康服务示范区。依托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园研发产业集聚、研发科技先进、制造产业强劲的优势全面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围绕康缘药业、中医院、中药学校的产研、临床、教育产业链齐全的优势,重点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到2020年,城市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率达到80%,农村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率达40%以上。

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合作化致富农民、一体化繁荣农村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为重点,坚持外向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发展,更加注重依靠科技提升农业,更加注重全产业链理念发展农业,更加注重引入“互联网+”拓展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

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重大进展,初步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单产力争淮北地区第一,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到20%以上,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65%。

第一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首席专家为技术支撑,以县乡农技人员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辐射点,以新型职业农民为载体的推广体系。深化“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在提高建设内涵、增强服务能力和效率上下功夫,每年建成一批省级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示范中心,筛选农作物主导品种,做好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信息员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集群,以优质稻麦、水产品、畜禽产品、食用菌、酒类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以蔬菜、瓜果速冻保鲜为主的出口型龙头企业;以花卉种球、稻麦种子、蔬菜种苗、水产品育苗、种猪的育繁销一体化为主的服务型龙头企业;以秸秆、林木、动物皮毛加工为主的轻工型龙头企业;以销售、运输农副产品、农资为主的市场流通型龙头企业;以农产品、跨境电商为主的电商型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培育以优势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的“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申报农产品“三品”认证、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到202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达到800家,实现产值1500亿元。

第二节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升农业综合产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设施蔬菜、特色林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产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74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350万吨以上规模。整县整片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功能区农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组织实施畜牧业提档升级行动,发展规模养殖,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抓好稻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加大土地流转的组织与推进力度,提高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水平。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商品化育供秧等社会化服务,提高新技术应用到位率和生产管理标准化水平。到2020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0%,专业化服务组织实现农业行政村基本全覆盖。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高效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丘陵山区高效林果产业带、中部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对优质稻米、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特色林果、水产等主导产业,重点加强产业整合、资源整合、空间整合,调优产业、品种、区域结构,在全市范围内打造3-5个生产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高效农业集聚区。推进特色产业品牌化,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为重点,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农村经济更具活力和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特色强镇。鼓励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到2020年,全面建设7个“菜篮子”工程永久蔬菜基地,全市园艺作物标准园总数达80个以上。

第三节  提档升级现代农业园区

提档升级现代农业园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用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用现代科技提升园区,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努力把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以市为单位,整建制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六次产业”,让农民从加工、流通、观光等环节分享收益。每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都围绕主导产业,打造1—2条年产值过亿元、具有种苗繁育、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休闲观兴等功能的全产业链产业。加快提升园区主导产业和综合配套,建成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园区5个。推进科技兴园,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聘请产业首席专家开展技术服务,引进一批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兴办科技型经营实体,开展“一园区一专家”行动,为园区建设提高全方位服务,建成一批以市内农业专家为主体的园区科技创业实体;以市、县农干校为载体,市县联动开展园区农技人员培训活动,培训一批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职业农民。提升园区功能,从建设管理、政策扶持、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园区管理,不断增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生发展活力。到2020年,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产值突破85亿元。

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开放型农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互联网+”工程。加快农业实用数据库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中心,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预警分析,为市场主体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建成市级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系统。积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主体,建设信息开放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市级农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系统,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农技专家服务平台;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六有”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到2020年,建设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园区50个、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智能监测点150个,实现对100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的智能监控,新创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村300个,培育年交易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业电商企业10家。

加快发展农业国际合作平台和基地建设。加快“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积极搭建农业政策交流、农业科技合作、农业贸易物流、农业金融服务和农产品信息合作平台等五个平台,加快推进赣榆、海州、东海、灌云、灌南和现代农场等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全力扩大农产品物流基地、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农业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六个基地规模。推动东海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园艺、特色粮油、优质水果、水产品等出口支柱产业,建设一批外向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提高出口基地的建设水平和基地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到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0个,新创建一个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

培植壮大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组织出口企业加强农业国际交流和参加境外促销活动,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形成多元化出口格局。到2020年,出口额千万美元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0家。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组织有实力、有意愿、有优势企业赴境外投资。筛选储备一批适合“走出去”项目,培育一批有“走出去”意向的企业,抓好一批农业“走出去”典型,扶持一批农业国际合作示范项目。到2020年,农业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5亿美元。

第四章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以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为主线,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坚持陆海统筹、科技兴海、生态优先,加快构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海洋强市。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保持海洋经济年均增长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5%以上。

第一节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以海岸带和近海开发为主,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和上海合作组织出海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加快建设成为联结“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构建以养殖、捕捞、加工、物流、休闲渔业为主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和发展海洋制药产业群,开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药物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海洋中药产品。引进科研力量和技术成果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应用创新。以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山海景观轴等为重点,保护性利用秦山岛、竹岛、开山岛、前三岛,延伸辐射陆域纵深和近岸海域、海岛、渔村,打造沿海观光带,形成“山、海、城、港”互融互动的滨海旅游新格局,进一步放大连云港滨海旅游发展空间。到2020年,海洋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海洋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技术高端、辐射广泛、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北翼区域性海洋经济中心。

第二节  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以开发区(园区)和重要临海产业集中区为载体,以实施海洋强市重大工程为抓手,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壮大海洋经济规模,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推动海洋经济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推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连云港研究院建设,探索成立专门的海洋经济咨询机构,打造海洋与渔业科研高地。开展海洋公园和海洋保护区资源调查工作,加快海洋公园内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修复区、适度利用区及预留区建设,让海洋公园成为集生态建设、动植物保护、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海洋公园。积极融入与周边国家在海洋产业方面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创新涉海企业走出去的方式,定期开展海洋经济合作交流相关会议和展览,加强海洋方面人才队伍和企业的对年交流与合作,将连云港打造成为集航运、中转、补给、商务、休闲、通信于一体的“丝路驿站”。全面调查和评估连云港海洋可再生能源分布状况,探索建设海州湾海洋可再生能源试验场。推动与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开展海岸线资源价值评估及分类研究,发挥港口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海岸线资源,探索各类岸线相匹配的开发利用模式。推动连云港海岸线的高效开发利用及其精细化管理,推动数字海洋和透明海洋建设,构建全市综合统一的海洋数字化管理平台。

第五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聚集人才、信息、知识、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纵深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提高企业在政府创新决策中的影响力,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围绕骨干企业的高端人才配置和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全力加大“三站三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度。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发挥各类开发园区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园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发展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众创空间”全覆盖。积极利用“互联网+”,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孵化模式。在重点产业领域,推动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客等对接的创新互联网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平台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地建设。建成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创新驱动站。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

第二节  增强沿海发展创新能力

    以《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为指引,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联合攻关重点产业链领域的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提高“连云港制造”产品附加值。提升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连云港工业技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等载体建设层次。推进淮海工学院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有效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政策,提高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支持企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法制环境,建立新型的科研投入、立项机制。加强石化、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先进能源系统及动力循环、能源动力装备与工艺、节能环保技术,重点突破一批新医药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带一路”重要创新节点、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第三节  培养沿海发展创新人才

加强连云港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提升“1234人才行动方案”和“三百引才工程”引才优势,实施“港城英才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拓展企业参与人才政策制定渠道,解决好企业引才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企业引才意识和热情。通过人才载体建设、创建科技研发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组织企业外出招才、加强柔性引智等多种渠道,为企业引才搭建平台。通过转变企业观念、设立引智基金、创新引智机制、优化政府服务、提升引智规模等措施,加快形成政企联动的人才工作格局,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层次人才向连云港市企业聚集。根据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淮海工学院、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的作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海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推进海洋人才战略和海洋引“智”工程。支持淮海工学院创建江苏海洋大学,推动连云港师专升格为海州师范学院。

第六篇  突出海滨特色,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


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坚持“战略东进、拥抱大海”,按照“海州东进、连云西扩、赣榆南连”总体思路,坚持走集约型、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把我市规划建设成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宜居宜业海滨城市,加快建成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


第一章  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海滨城市。

第一节  优化主城区空间结构

推进城市组团开发,打造“两轴一环三圈”,推动城市集中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依托海滨大道打造滨海特色轴,优化沿线规划设计,做足“海”的魅力,打造黄金海岸风光带。依托花果山大道打造产城融合轴,完善沿线老城区、高新区、旅游区和开发区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与产业共生发展,打造全市创新创业高地。依托环云台山大道打造宜居宜游集聚环,突出山水人文特色,推动沿线整治出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促进城市片区发展融合。依托高铁、空港、海港三大枢纽打造城市特色商圈,高铁特色商圈重点建设现代快速交通为支撑的城市商贸核心区;空港特色商圈根据新机场建设进程,同步发展航空产业园区、配套物流商贸集聚区、商务综合服务区等公共设施;海港特色商圈重点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优势,做强港口商贸和国际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带动东部城区人气提升。

第二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以“六个优化”为方向打造“干净、方便、顺畅”连云港。建设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构建与城市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协调的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公共配套,建成功能明确、层次分明、快速便捷的城市路网系统。实施公交优先,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加快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建成临洪大道,与204国道、徐新公路、海滨大道衔接,形成城市外环快速通道。提升港城大道快速通行能力,提升花果山大道主轴作用,实施北延工程,建设汇晶路,推进大港路快速通道建设,促进城区间交通融合。完成连云港火车站改造升级工程,打造成为苏北地区立体化交通枢纽,实现旅客运输公铁“零换乘”、城际与城乡客运无缝衔接,大幅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推进智慧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突出便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10分钟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圈”。提高供水能力。建成海州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扩建茅口水厂,扩建徐圩、赣榆水厂,建成滨海供水加压站和蔷薇湖应急水源输水工程,规划建设徐圩新区应急备用水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标改造大浦、墟沟及大浦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建临港、徐圩新区东港污水处理厂,扩建赣榆污水处理厂。完善城市输配气管网,扩大管道天然气使用范围。提升防洪除涝能力。巩固流域防洪和海堤工程,实施区域河道整治,开展埒子口治理,打通城市涝水出路。到2020年,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1平方米,中心城区的主骨架路网建成率达到80%以上,市区供水能力达到5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3万吨/日,市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38%,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

第三节  增强中心城区主导作用

加快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错位发展,科学布局居住、都市型工业、大型商业文化等城市基础设施。海州城区以行政商务、科教文化、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城市服务功能为重点,重点打造城市行政商务中心区、城区公共服务集中区、科教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型居住区,形成全方位承载、多层次功能的城市活力之区。连云城区以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为载体,重点拓展港航服务、对外贸易、商务会展、休闲旅游等功能业态,着力推进旅游休闲、商政办公、基础设施、景观绿化、滨水居住设施建设,加快企业总部区、高端商务区、休闲旅游区、滨水居住区功能建设,建设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塑造优美宜人的海滨城市形象。赣榆城区加快城市面貌更新,推进与中心城区优势资源共享和重大基础设施对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加快完善公共服务、旅游配套等城市功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沿海特色鲜明、设施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的现代化海滨城区。高新区优化高新技术服务,完善新城配套功能。

第二章  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以连云港港为核心,构筑港口-产业-生产服务-港城一体化模式,加强城市对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强化港口对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

第一节  推进港口城市融合发展

东部城区依托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区位和国际航运交易枢纽优势,做强港口商贸服务业和国际旅游服务业,重点打造城市高端商务核心区。推动连云港港推动墟沟作业区散货接卸功能向旗台作业区及两翼转移。结合连云新城开发及北崮山周边地区建设,加大城市商业业态引入,以高端百货、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为主力,汇集品牌专卖店、国内外品牌餐饮店、高端国际影院、高端休闲娱乐等辅助业态,形成集商业购物、特色餐饮、旅游咨询、滨海观光、休闲度假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高端商务核心区。发挥西大堤轴线辐射功能,建设山海连云城市风情轴。依托海滨大道轴线引领功能,建设滨海休闲度假发展轴。以花果山景区为核心载体,深入挖掘西游文化,不断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大花果山内部循环道路,加快启动花果山南部综合服务区建设,做大做强花果山景区,打造旅游新高地。利用港口岸线优势,发展海洋旅游,重点建设新航运中心、国际旅游专用港口、国际邮轮挂靠港,带动海岛旅游、休闲渔业、海上运动等相关产业。

第二节  推进港口产业联动发展

充分利用港口腹地优势,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实现港口与大型临港产业的联动,沿海州湾打造我市沿海临港经济带。加快沿海产业园区路网延伸覆盖,建成连盐铁路徐圩支线、赣榆支线,以及徐圩港区、赣榆港区及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等铁路专用线。建成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赣榆临港物流园、徐圩多式联运中心、灌河海河联运场站等物流基地。港口开发建设为后方临港产业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培养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培育千亿产业集群。以赣榆区、徐圩新区(板桥园区)、灌云县、灌南县的沿海重点产业园区为发展载体,依托临港、土地、交通等优势资源,重点布局临港基础性工业。赣榆片区以服务周边市县区域经济和港产城联动发展为主,柘汪临港产业区(含石桥镇)是连云港北翼的临港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海洋产业,做精做强钢铁产业。徐圩板桥片区重点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精品钢基地和新型盐化产业基地以及为石化产业基地和核电协作配套的机械装备产业。灌云灌南临港片区以精细化工、金属材料及制品、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制造为主导功能,放大和彰显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第三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构建向心聚合、空间集约城市发展格局,推动市区、县城和城镇协调发展,形成交通便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市域城镇体系。

第一节  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推进县城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集约利用,推动县城建设要素集聚明显、基础设施良好、服务体系健全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壮大县域经济,发挥省级开发园区支撑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不断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加强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集约利用,建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县域综合实力在苏北领先,三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实施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倍增工程。发挥省级工业园区龙头作用,建好用好乡镇工业集中区,促进上下游企业集群集聚。实施强乡强镇培育工程。实施县域发展环境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县域投资发展软环境。完善县域科技、金融、人才等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县域投融资、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释放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加快市县风景园区连接公路建设步伐,实现市县、县县干线公路短直连通,主要港区、省级园区、4A级以上景区和重点乡镇通达一级公路,切实提高农村路网通畅水平。

第二节  加快重点镇和临海小城镇建设

全面改善重点镇及临海小城镇人居环境品质,有效吸纳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苏北地区重点中心镇行动与临海城镇培育方案,加快推进重点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启动创建综合规划示范镇,落实完善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规划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工业集中区,努力形成一批产业基础好、综合实力强、发展优势明显的特色镇。鼓励乡镇以强带弱、强强联合,重点打造一批工业强镇、现代农业大镇和乡村旅游名镇。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1/3乡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加快建设板浦、柘汪、白塔埠等重点镇,培育海头、燕尾港、堆沟港等临海小城镇,改善镇区环境面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七篇  建设生态港城,促进沿海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环保优先、绿色开发贯穿于沿海发展的全过程,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推动沿海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沿海资源高效利用、开发保护空间合理布局、开发方式切实转变,促进生态建设和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科学开发沿海滩涂

发挥沿海优势,突出沿海特色,以扶持沿海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涉滩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竞争优势较强、外向度较高的沿海特色产业经济带。

第一节  推进重点垦区建设

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为全市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和湿地保护预留充足发展空间。坚持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建设区域性综合枢纽港、新型临港产业基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沿海滩涂综合开发利用。加速推进沿海滩涂开发由粗放向精深、高效方向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赣榆港区和徐圩港区充分利用滩涂资源加快物流基地和临港产业发展,赣榆区现代渔业围区加快发展具有连云港特色的海洲湾现代海洋综合渔业经济带、着力构建产业配套、行政办公、商业休闲、滨海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新城,连云新城重点打造商务办公、休闲娱乐、滨水居住三大功能板块。加快设立省级滩涂围垦开发区试验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用地,保留和保护一定比例自然岸线和典型滩涂、河口湿地,维护沿海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证滩涂湿地的自然演变,切实增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节  完善垦区配套工程

科学规划和完善已围垦区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垦区整体开发和园区开发,重点发展沿海优质粮种植和水产养殖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重点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探索发展适合沿海垦区的种养殖业、盐土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推广高附加值新品种,发展工厂化养殖。到2020年,规划实施滩涂配套项目片区12个,重点实施12万亩滩涂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形成4万亩高标准农业和现代农业园区,6.2万亩高效特色种养殖基地。赣榆区配套墩尚、石桥、海头、青口等垦区3.6万亩,重点扶持发展高效规模养殖和优质粮食生产,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连云区配套五七盐场等垦区2万亩,重点发展高效海水养殖及生态农业;徐圩新区配套东滩盐场垦区1.5万亩,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种植;灌云县配套水产养殖公司、盐业公司、洋桥农场等垦区1.5万亩,重点发展高效海淡水养殖及现代高效农业;市工投集团配套灌西盐场和青口盐场垦区,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种植和高效海淡水养殖。

第二章  加强沿海环境保护

坚持合理开发、集约利用沿海资源,有偿、有度、有序地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沿海滩涂、海域和岸线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加强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和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切实做好沿海环境保护工作。

第一节  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

坚持陆海统筹,建立部门联合监管陆源污染物排海的工作机制,编制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定近海海洋和入海河流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与浓度控制制度和海洋与海岸工程环保管理制度,抓好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推进沿海化工园区环保专项整治工作,实施入海河口水质净化工程,深入开展城镇河道综合整治,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有效解决陆源污染问题。加强沿海城镇、开发区和旅游区等重点陆源污染控制,加快沿海、沿河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创建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逐步推进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入海河口、重点增养殖区和绿潮(浒苔)、赤潮常规监视监测,加强海水养殖、船舶排污及港口环境执法监督。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重点污染物削减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提高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限制高污染项目在重点海域沿岸布点,加强海上污染源管理,强化海洋工程和船舶溢油管理。

第二节  完善海洋生态体系建设

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海州湾渔场、徐圩港、赣榆港等近岸海域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多功能人工鱼礁群,开展主要经济生物资源种群恢复与增殖,恢复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等重要自然生境,加大临洪河湿地、武障河湿地保护力度,重点保护云台山体绿化,维护好城市自然山水格局。逐步构建海岸带和近海生态屏障,恢复近岸海域污染物消减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提高抵御海洋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的能力。推进海洋工程生态补偿工作,逐步构建政府、部门、企业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全力保障,将海洋生态补偿资金全部用于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开展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牧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建设海洋生物种苗繁育中心,投放人工鱼礁,种植海带、江蓠、裙带菜等海藻,放流海参、鲍鱼、中国对虾、黑鲷等海珍品苗种,2020年,海州湾海洋牧场面积增加到200 平方公里。开展港区环境整治、海滨湿地修复、岸线整治、水质生态净化的试验示范,建设港区污水排放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施水生生态养护,控制捕捞船网、马力总量和捕捞强度,逐步减少渔民、渔船数量,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第三节  提高海洋环境监管能力

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网络化布局,全面覆盖沿海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和监测机构。开展重点海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在海州湾布设在线监测设备,实现水质和污染状况实时监测。强化对海运船舶的环境监督管理。建设船舶废油、散装危险化学品洗舱废水、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收集、储存、处理处置系统。开展陆源入海污染源监测系统建设,对污染物排海量较大灌河等重点排污口布放水质、水量在线监测浮标,掌握主要污染源入海污染总量。健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管理制度,加强业务运行、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等业务化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实施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信息公开制度,适时开展连云港市级和县级海洋观测工作,加强海洋预报队伍建设,制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数据管理配套制度,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的监测预报业务运行工作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业务管理及监督考核制度体系。加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建成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三章  建设绿色生态沿海

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推进建设绿色生态沿海,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第一节  优化沿海产业发展布局

优化沿海产业发展布局,提高海域和岸线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降低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常年主导上风向区域严格限制涉气污染项目。抓好区域战略环评项目试点成果转化,落实“多规合一”,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开发保护和用途管制要求,统筹协调海陆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沿海高速、海滨大道和沿海铁路为主轴,依托临港、交通、盐碱地、环境容量等优势资源,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临港基础性产业,构建临海经济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促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徐圩新区主要承接全市化工企业的升级改造搬迁,同时延长石油化工、精品钢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并配套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连云(板桥)开发区限制新上冶金项目,控制化工产业发展规模;灌云灌南片区清理淘汰低端化工企业,关停、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装置,开展化工企业废水、废气整治,完善两灌临港园区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发展水平;赣榆港经济开发区提升石化、生物化工产业技术工艺,开展化工园区专项整治。 

第二节  加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建设。抓好海岸基林带、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农田林网建设,形成覆盖城市的绿色网络和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在海堤靠陆一侧营造100m宽左右的绿色屏障,在铁路和公路两侧营造50-100m宽的防护林带。形成以林为主,林、灌、草有机结合的海岸绿色生态屏障,削减和控制氮、磷污染物的入海量。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引进柽柳、白刺、杜梨、枸杞等耐盐碱植物品种,同时开展耐盐碱植物花卉筛选。在赣榆、灌云及郊区范围内所有的河流、海岸、路渠及宜林滩涂营造基干林带和生态防护林,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进一步扩大林带,特别是基干林带宽度,优化结构,提高建设标准,充分发挥防护林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扩大全市受保护的湿地面积,以及临洪河口、东滩等沿海滩涂湿地为重点,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促进湿地生态系统进入稳定发展的良性状态。到2020年,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

第三节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促进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立海洋资源产权管理制度,明晰海洋自然资源产权。开展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总量控制,明确海水养殖用海功能区保有面积、保留区保有面积,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海洋保护区面积等控制性指标。实行海岛、岸线等资源分类指导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序开展围填海工程。稳步推进海洋生态红线试点制度实施,以红线区开发活动分区分类管理为重点,统筹兼顾红线区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污染排放监管等管理工作,构建海洋生态红线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海洋工程生态补偿制度,通过海洋生态修复、海洋资源环境调查研究、岸线整治、宣传教育等具体措施,着力提高工程海域周边海洋环境质量,修复海洋生态。

    

第八篇  强化规划实施,完善沿海发展保障机制


强化规划管理、实施报告和评估制度,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为沿海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一章  强化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连云港市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作用,按照规划的目标定位和任务措施,按年度下达计划任务,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明确责任主体和推进进度,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实施。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与部门协调,建立重点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对接、项目对接和政策对接,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规划体系,尽快组织实施,努力做到协调一致、主动服务。

第二章  推进改革创新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步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切实推进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规范、公平、高效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强化依法行政、增强科学行政能力、培育健全要素市场、促进民营经济新飞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逐步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程序,健全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依法行政、诚实守信、助商亲民的社会环境,消除地区和行业壁垒。

第三章  严格督查管理   

各县区、各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发现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制度,实行规划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制度,沿海发展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建立工作督办制度,强化干部的效能意识和责任意识,规范履行监督职责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规划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透明性,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规划、更多地参与规划,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情况,为全社会积极参与规划编制、推动规划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各项发展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第四章  创新投融资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家和省对沿海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建设能有效支持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国有投资主体发起设立沿海发展引导基金,吸引社会多元资本参与,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充实我市沿海发展各级融资平台资本金的实力,增强融资能力。鼓励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发展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参与沿海发展,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多种所有制企业和社会资本设立沿海开发专项基金、建立混合所有制投资主体,参与投资沿海开发重大项目建设。创新PPP融资模式,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政府融资。主动聚焦政策扶持资金,市、县区产业发展资金和有关上级扶持资金主要投向临港产业和沿海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沿海发展重大项目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

提高投资效率。使投资的过程成为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过程,以投资促转型,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投资,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干线铁路、公共交通、水利、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市政基础实施薄弱环节的投资,以投资合理增长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工业项目投资,让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率、职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以港口、铁路、新机场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强化城乡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